地名:左門鄉 | 隸屬:姚安縣 |
區劃代碼:532325202 | 代碼前6位:5323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E |
長途區號:878 | 郵政編碼:675300 |
轄區面積:約2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51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左門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彝語地名。原為則么苦。則么意為椎櫟樹,苦意為凹地,彝語意為有椎櫟樹的凹地,后音譯為左門扣,簡稱左門。因村委會因駐左門外村。…[詳細] |
地索村 | ~202 | 村莊 | 彝語地名。地索,彝語得松白,意為因滑坡形成的凹子。因村委會駐地索坪。…[詳細] |
畢叭村 | ~203 | 村莊 | 畢叭源于追地租‘’逼跑‘’的諧音。因村委會駐畢叭。…[詳細] |
苤拉村 | ~204 | 村莊 | 苤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仰拉村 | ~205 | 村莊 | 彝語地名。意為地勢陡峭,仰頭才能看見天,因村委會境內有仰拉大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左門原為彝語“則么菇”,則么:椎棟樹,菇:凹地,意為有椎棟樹的凹地,譯寫為左門扣,后簡稱左門。又因鄉政府駐左門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左門鄉位于姚安縣的西北部,距姚安縣城44公里。地處兩州(大理州、楚雄州)三縣(祥云縣、大姚縣、姚安縣)結合部,是云南省20個最邊遠的民族特困鄉之一。全鄉國土面積203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委員會,47個村民小組、51個自然村、1119戶4449人,彝族人口占97%。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168元。鄉境內山高坡陡谷深,海拔差異大,最高海拔2771.9米,最低海拔1515米,平局氣溫13.3攝氏度,森林覆蓋率達87.7%。
左門鄉是滇西地區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也是邊縱第八支隊的重要根據地之一。解放前,中共滇西工委就在這一帶活動,曾派相關干部到左門鄉地索一帶開展地下工作,并于1949年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左門鄉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花椒園自然保護區位于左門鄉苤拉村委會花椒園村,距姚安縣城35公里,最高海拔2771.9米,年平均氣溫13.2℃,年均降雨量980毫米,屬高寒冷涼山區,有農戶20戶,人口74人,彝族人口占10
密苴地楊氏宅位于姚安縣左門鄉地索村民委員會,密苴地楊氏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苴地大廟位于姚安縣左門鄉地索村民委員會,密苴地大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索小白廟位于姚安縣左門鄉地索村民委員會,地索小白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索革命烈士紀念塔位于姚安縣左門鄉地索村民委員會,地索革命烈士紀念塔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末年,“邊縱”八支隊在此建立東山革命根據地第四分區。
1950年,屬第四區。
1962年,屬光祿公社。
1966年,從光祿公社析出,屬馬游公社。
1972年,復屬光祿公社。
1978年,建左門公社。
1983年,并入光祿區。
1987年4月,分設左門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