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葉枝鎮 | 隸屬:德欽縣 |
區劃代碼:533423102 | 代碼前6位:533423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R |
長途區號:887 | 郵政編碼:674600 |
轄區面積:約46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341人 |
人口密度:約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巴丁村 | ~201 | 村莊 | 納西語地名。巴指“江水“,丁指“上面”,意為“江水上面”,即在江水上面的村子;。…[詳細] |
倮那村 | ~202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倮“箐”,那“黑”,意為“黑箐”。…[詳細] |
梓里村 | ~203 | 村莊 | 納西語地名。意為“草壩”。1950年稱納西村,1954年稱納西鄉,1958年稱葉枝公社,梓里管理區,1962年稱梓里鄉,1969年稱梓里大隊,1984…[詳細] |
新洛村 | ~204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意為“居住的地方”。1950年稱復興村,1953年稱新洛鄉,1958年稱葉枝公社新洛管理區,1962年稱新洛鄉,1969年稱新洛大隊,19…[詳細] |
葉枝村 | ~205 | 鎮中心區 | 納西語地名。葉“指蛟龍”,枝指“起來”,意為“蛟龍起來的地方”。…[詳細] |
同樂村 | ~206 | 村莊 | 取普天同樂的美好寓意命名“同樂”。明永樂年間(約公元1404年)納西族移居該地,1912年屬葉枝區轄,1935年屬康葉區轄,1946年屬葉枝鄉轄,19…[詳細] |
松洛村 | ~207 | 村莊 | 漢語、傈僳語組合地名。意為“松林箐”。明永樂年間(約公元1404年)傈僳族移居該地,明永樂年間(約公元1404年)納西族移居該地,1912年屬葉枝區轄…[詳細] |
拉波洛村 | ~208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拉波“麝香”,洛“箐”,意為“麝香箐”。…[詳細] |
地名由來:
葉枝為納西語,意為起蛟(泥石流的俗稱)的地方。歷史上此地曾發生過泥石流,故名。
基本介紹:
葉枝鄉位于縣境北部,東與德欽縣屬霞若鄉連界,南與康普鄉接壤,西與貢山縣茨開鄉毗鄰,北與巴迪鄉連接,面積463平方公里。鄉政府駐葉枝村,距縣城用公里。鄉境處于云嶺山脈與碧羅雪山山脈之間,瀾滄江由南而北縱貫全境。海拔懸殊大,最高4800米,最低1740米。江邊河谷地區氣候炎熱,霜期很短;而高山地區比較寒冷,有的山峰終年積雪不化。探明的礦藏有楚格扎鐵礦,屬中型礦床,此外有銅、鉛、銻等。珍稀動物有馬鹿、小熊貓、黑熊等。森林面積較大,有對萬畝。野生山貨藥材有黃連。貝母、木耳、香菌等,品類繁多。
葉枝即古之幸貿城,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著與南詔交戰,聿赍為吐著屯駐大軍的五城之一。歷史上
榮譽排行:
2023年10月,葉枝鎮被確定為2023-2025年度“云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
2014年7月,葉枝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唐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與南詔交戰,聿赍為吐蕃屯駐大軍的5城之一。
清代年間,鄉境屬康葉地區。
民國年間,先后設過葉枝區、鄉,又曾被編為第三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長時間稱第四區,公社化中曾一度改名上游公社、滿江紅公社。
1988年,設鄉。
2003年3月,撤鄉建鎮,稱為葉枝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