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魯掌鎮 | 隸屬:瀘水市 |
區劃代碼:533321102 | 代碼前6位:53332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Q |
長途區號:886 | 郵政編碼:673200 |
轄區面積:約3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魯掌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魯掌系彝語“魯臟”的諧音,“魯”為龍,“臟”即糧,意為龍糧。相傳此地原是一片深山老林,林中有一清澈晶瑩的水塘,被稱為“魯杯”,即龍塘。后來彝民獵人在塘…[詳細] |
魯祖村 | ~202 | 村莊 | 魯祖村順山勢而建,因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村內的自然植被較好。秀美的山形和茂密的植被環繞著魯祖村。村落建筑風貌特征為集中連片分布,少數民族建筑風格和現…[詳細] |
洛瑪村 | ~203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洛”意為山凹,“瑪”意為大,意為大山凹中的寨子,因此地位于山坳附近,故而得名洛瑪。…[詳細] |
浪壩寨村 | ~204 | 村莊 | 因位于溝谷地段河溝附近,四處是沼澤、稀泥,被當地人稱之為”浪壩寨,故名。…[詳細] |
三河村 | ~205 | 村莊 | 境內有灣轉河、滴水河和古炭河三條河流經,故得名“三河”。…[詳細] |
登埂村 | ~206 | 村莊 | 其意有兩說:一說這是歷史上通往保山、騰沖市必經之道,附近的夸臘埡口強盜經常行劫,過往行人在此互相等候,結伴煎前行,有前腳等后跟之意,而稱為“等跟”,后…[詳細] |
地名由來:
魯掌系彝語魯臟的諧音,意為龍糧。相傳此地原是一片深山老林,林中有一清澈晶瑩的水塘,即龍塘。后來彝族獵人在塘邊墾荒種地,莊稼甚好,獲得豐收,人們認為這里是塘里龍王恩賜的龍糧。故名。
基本介紹:
"一、全鎮概況
魯掌鎮位于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縣西北部,東以怒江為界,西與緬甸聯邦毗鄰,南接瀘水縣六庫鎮,北鄰瀘水縣大興地鄉。是原瀘水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瓦貢公路和躍片公路兩條國道干線貫穿而過,轄區內已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境內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傈僳族“澡塘會”,享譽海內外的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和“咬鐵鏵,耍火鏈”等民族民間絕技,有二戰“駝峰航線”和“福克斯峽口”(片馬風雪丫口)是進入神秘大峽谷的南大門和第一站。它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奇觀的核心區,歐亞大陸板塊的結合部,屬喜馬拉雅山地槽區的察偶——騰沖褶皺系,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是
榮譽排行:
2023年10月,魯掌鎮被確定為2023-2025年度“云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傈僳族“跳戛”歌舞)。
2014年7月,魯掌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清至民國時期,屬登埂土司轄地。
乾隆十七年(1752年),茶尚慶鎮壓農民武裝有“功”,投封魯掌世襲土千總。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瀘水設治局第一、第二區,設魯南(今魯掌)、魯北(今魯祖)和登埂3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置魯掌鎮,下分設9保、54甲。
1951年,分為魯掌鎮及登埂直屬保。
1956年8月,魯掌、登埂及卯照鎮轄區的3保合并設為魯掌區,下轄5鄉、44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