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興地鎮 | 隸屬:瀘水市 |
區劃代碼:533321106 | 代碼前6位:53332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Q |
長途區號:886 | 郵政編碼:673200 |
轄區面積:約4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維拉壩珠海社區 | ~001 | 特殊區域 | 維拉壩珠海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自扁王基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傈僳語地名;“自”為栗子樹(落葉喬木,果可食),“扁”為片,“王基”為嶺崗,意指長嶺崗中長有栗子樹的村子;現村民委員會駐地自扁王基。…[詳細] |
木楠村 | ~202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木”為地方,“楠”為寬,“木楠”意為“開闊之地”,以村居開闊之地而得名;因村委會駐木楠。…[詳細] |
團結村 | ~203 | 村莊 | 取”民族團結“之意得名。原屬老窩土司轄地,民國初期屬老窩鎮。1932年為瀘水設治局第四、五區。1956年建立鄉政權時命名為團結鄉,1957年設置大興地…[詳細] |
魯奎地村 | ~204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原稱“魯枯地”,“魯枯”為溶洞,“地”為坪地,以村中有一大溶洞得名,后演化為“魯奎地“;現村民委員會駐地魯奎地。…[詳細] |
自基村 | ~205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自”指栗子樹(落葉喬木,果可食),“基”指嶺崗,”自基“意為長有栗子樹的嶺崗;村委會原駐自基。…[詳細] |
卯照村 | ~206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其含義有兩說,一說原稱“木來照”,“木”為地方,“來照”為手心窩,以地貌似手心窩得名,又一說卯照為漢語,以太陽卯時照到而得名。…[詳細] |
四排拉多村 | ~207 | 村莊 | 傈僳語地名。“四排拉”意為楠木樹,“多”意為產,即多生長楠木樹之地。…[詳細] |
地名由來:
大興地系傈傈語,意為天麻坪子,因過去此地天麻多,故名。
基本介紹:
一、地理概況
大興地鄉位于瀘水縣中部的怒江兩岸,東經 98°51′至 99°21′,北緯 26°00′ 至 26°13′ 之間,東西橫距最寬 30 千米,南北縱距最長 24 千米,總面積 406.28 平方米(實地面積 455 平方千米)。鄉境東接云龍縣,南連六庫鎮,東南、西南分別與老窩鄉、魯掌鎮相連,西與緬甸接界,北與稱桿鄉毗鄰,國防干線瓦貢公路沿怒江自南向北貫穿全鄉。鄉黨政機關駐地燈籠壩,它位于怒江兩岸的聽命河沖積扇上,距州府六庫 23 千米,瓦貢公路橫穿而過,交通比較方便。
二、鄉情介紹
2002 年,全鄉共有 7 個村民委員會,75 個自然村,136 個村民小組,人口達 4139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大興地鎮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協確定大興地鎮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明萬歷年間,為老窩土司轄地。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瀘水設治局第四、五區,下轄稱桿、堵堵洛、江東(今木楠)、卯照4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設老窩鎮和卯照鎮,設15保106甲。
1951年,仍設鎮;同年5月,劃出支夏登特編保歸六庫鎮。
1957年,在怒江東岸5保境設置大興地區,原魯奎地保析置魯奎地、自基2鄉,全區下設6鄉。
1958年10月,改為大興地公社。
1959年,改大興地區。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