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 隸屬:施甸縣 |
區劃代碼:530521202 | 代碼前6位:53052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M |
長途區號:875 | 郵政編碼:678200 |
轄區面積:約76.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961人 |
人口密度:約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擺榔社區 | ~201 | 鄉中心區 | 彝語地名。原為“擺欄”,“擺”為“安”,“欄”為伐木,即圈地安家之意,清代演變為今名,在彝語中還有畢摩的助手之意;另一說,相傳清代乾隆年間朝廷遣遷18…[詳細] |
雞茨村 | ~202 | 村莊 | 在長滿雞茨的山谷建村而得名雞茨村;現村民委員會駐雞茨自然村。…[詳細] |
大中村 | ~203 | 村莊 | 因村始建于大中山和小中山兩山之間谷地而得名“大中”;現村民委員會駐大中自然村。…[詳細] |
尖山村 | ~204 | 村莊 | 因本村始建于尖山山麓而得名“尖山”;現村民委員會駐尖山自然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原屬姚關,舊稱土舍(土司屬官,由土司直系親屬擔任,權力與大頭人相當,但地位高于大頭人)為“榔”,姚關設“三姚四擺”(土司名),此為四擺土司屬管轄地,故名。
基本介紹: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位于施甸縣東部高寒山區 ,世居布朗族和彝族,是全縣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也是保山市35個扶貧攻堅鄉之一。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7公里。全鄉總面積76.6平方公里,轄龍潭、哈寨、木老元、大地4個村民委員會,44個村民小組,70個自然村。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1292.15mm。2003年末,全鄉有1350戶6120人,其中農業人口1328戶5955人,占全鄉總人口的97%;有少數民族人口3252人,占全鄉總人口的53%。少數民族人口中,布朗族282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7%,占全鄉總人口的46%;彝族361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1%,占總人口的6%;其他少數民族66人。木
歷史沿革:
元代時期,隸老窯寨。
明代時期,隸姚關。
清代時期,隸靖邊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關北鄉,隸第六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裁。
1950年,屬普全行政區,隸姚關區。
1958年,設擺榔管理區,隸姚關公社。
1959年,設擺榔大隊,隸姚關公社。
1974年2月1日,從姚關公社析出,成立擺榔公社。
1984年,設擺榔區。
1988年,設擺榔彝族布朗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