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河鎮 | 隸屬:屏邊縣 |
區劃代碼:532523104 | 代碼前6位:532523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G |
長途區號:0873 | 郵政編碼:661200 |
轄區面積:約39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臘哈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彝語:“臘”為山梁,“哈”為干凈,意為山梁干凈的地方,故名。…[詳細] |
底西村 | ~202 | 村莊 | 1953年為第四區底西鄉,1954年為團結區底西鄉,1958年為團結公社底西鄉,1962年為白河區底西公社,1970年為白河公社底西大隊,1984年為…[詳細] |
麻布沖村 | ~203 | 村莊 | 1953年為第四區勝利鄉管轄,1954年為團結區勝利鄉管轄,1958年為團結公社勝利管轄,1962年為白河區放陽公社管轄,1970年為白河公社放陽大隊…[詳細] |
放陽村 | ~204 | 村莊 | 解放后,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勝利,建立人民政府,黨的光輝像太陽一樣照了苗山彝寨,故名。…[詳細] |
勝利村 | ~205 | 村莊 | 該村委會隸屬屏邊縣白河鄉,地處白河鄉東邊,距白河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鄉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縣75公里。東鄰坡頭村委會,南鄰團結村委會,西鄰放…[詳細] |
坡頭村 | ~206 | 村莊 | 1953年為第四區坡頭鄉,1954年為團結區坡頭鄉,1958年為團結公社坡頭鄉,1962年為白河區坡頭公社,1970年為白河公社坡頭大隊,1984年為…[詳細] |
桐子村 | ~207 | 村莊 | 1953年為第四區大樹,1954年為團結區大樹鄉,1958年為團結公社大樹鄉,1962年為白河區大樹公社,1970年為白河公社大樹大隊,1984年為白…[詳細] |
大水溝村 | ~208 | 村莊 | 1953年為第四區大樹鄉,1954年為團結區大樹鄉,1958年為團結大樹鄉,1962年為白河區大樹公社,1970年為白河公社大樹大隊,1984年為白河…[詳細] |
熱水村 | ~209 | 村莊 | 因本村民委員會轄區內有一熱水塘(溫泉),故名。…[詳細] |
團結村 | ~210 | 村莊 | 取名于各族群眾團結、和平相處之意。1953年為第四區團結鄉,1954年為團結區團結鄉,1958年為團結公社團結鄉,1962年為白河區團結公社,1970…[詳細] |
喜樂村 | ~211 | 村莊 | 1953年為第四區喜樂鄉,1954年為團結區喜樂鄉,1958年為團結公社喜樂鄉,1962年為白河區喜樂公社,1970年為白河公社喜樂大隊,1984年為…[詳細] |
馬衛村 | ~212 | 村莊 | 因本村民委員會駐于形似兩匹馬守衛的山沖里,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白河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有白河泉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一、地理位置白河鄉地處紅河州東南部,屏邊縣東南部,位于東經103°46′—103°57′,北緯22°49′—23°06′之間,東隔那么果河與文山州的馬關縣相望,南同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縣接鑲。昆河公路、滇越鐵路縱貫南北,省道屏八公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是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二、自然概況全鄉國土總面積390平方公里,轄區地勢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積占99%以上,屬低海拔河谷熱帶區,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年均氣溫22.4℃,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6℃,年降雨量1650毫米,空氣濕度達86%。轄區內水資源豐富,有南溪河、那么果河等7條河流貫穿全境,其中南溪河年徑流量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白河鎮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安南長官司和八寨司。
民國二年(1913年),屬靖邊行政下東區灑卡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為白水鄉。
1950年,為屏東區。
1951年,為第四區。
1958年,成立菲得基公社。
1962年,遷至白河橋村,更名白河區。
1970年4月,改為白河公社。
1984年6月,改為白河區。
1988年3月,改為白河鄉。
2015年,由白河鄉改為白河鎮。
區劃:云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白河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