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共和鎮 | 隸屬:牟定縣 |
區劃代碼:532323101 | 代碼前6位:532323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E |
長途區號:878 | 郵政編碼:675500 |
轄區面積:約1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510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茅陽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唐朝建髳州于此,故名。1977年組建為東南大隊,1984年改為東南辦事處,因地處縣城中心,貞觀十一年(637年)牟定改屬髳州,2002年為繼承保護歷史…[詳細] |
興和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意為興旺發達、祥和之意,故名。1977年組建為西北大隊,1984年改為西北辦事處,2002年9月19日改為興和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平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為紀念原駐地和現駐地之意,取原駐地錦石坪村的“平”和現駐地發科屯村的“屯”組成,故名。…[詳細] |
金馬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因駐金馬坊村,故名。建國前屬東興鄉,1950年屬第五區有家鄉,1952年為金馬鄉,1958年為紅旗公社金馬管理區,1963年劃歸新甸公社為金馬管理區,…[詳細] |
清波邑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解放前屬東興鄉,1950年屬五區有家鄉,1952年為金馬鄉,1958年為紅旗公社金馬管理區,1963年劃歸新甸公社為金馬管理區,1966年為金馬大隊,…[詳細] |
天臺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此街建于太平山延伸的一平臺地上,街東南有一古寺,名“天臺寺”,故名。…[詳細] |
軍屯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建國前屬北泉鄉,1950年為軍屯鄉,1958年為軍屯管理區,1962年為軍屯公社,1966年為軍屯大隊,1984年4月改稱軍屯鄉,1988年改為軍屯村…[詳細] |
天山村 | ~203 | 村莊 | 因村委會駐大廟山腳天仙堂一帶,故名。解放以后為軍屯委員會,1975年為軍屯大隊,1984年以后為天山小鄉,1986年為天山村公所,2000年7月改稱天…[詳細] |
代沖村 | ~204 | 村莊 | 此地歷史曾設四區,后來設北泉鄉、北新鄉、第七保,1950年設村聯,1951年設和平鄉,1952年設區建鄉,1953年設代沖鄉,1956年建代沖高級社,…[詳細] |
柳豐村 | ~205 | 村莊 | 因駐地在柳家,取豐收之意,故名。建國前屬北泉鄉,1950年屬石羊鄉,1958年屬柳豐管理區,1966年為柳豐大隊,1984年4月改為柳豐鄉,1988年…[詳細] |
何梁村 | ~206 | 村莊 | 因地處何屯村與梁官屯村的交界處,故名。此地歷史曾設四區,后來設北泉鄉,1950年設村聯,1952年設區建鄉,1953年設何梁鄉,1956年建何梁高級社…[詳細] |
余新村 | ~207 | 村莊 | 因與余新大隊分開新建大隊,故名。建國前屬北泉鄉,1950年屬余丁鄉,1958年為余丁管理區,1962年改為余丁公社,1965年為余新大隊,1984年4…[詳細] |
余丁村 | ~208 | 村莊 | 1950年設北泉鄉,1955年設余丁高級社,1958年設余丁大隊,1985年隸屬軍屯區余丁鄉,1988年隸屬軍屯鄉余丁村公所,2000年改稱余丁村民委…[詳細] |
清河村 | ~209 | 村莊 | 1965年成立清河管理區,1966年為清河大隊,屬軍屯公社,1984年4月農村體制改革時原清河的7個自然村成立清河鄉,屬軍屯區,1987年改稱清河村公…[詳細] |
中屯村 | ~210 | 村莊 | 因坐落于周圍三個自然村的中部,故名。建國前屬北新鄉,1950年屬勝利鄉,1958年劃歸姚安縣前場公社稱中屯大隊,1966年屬牟定縣軍屯公社中屯大隊,1…[詳細] |
新甸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建國前屬南陽鄉,1950年屬二區新甸鄉,1958年為新甸管理區,1966年為新甸大隊,1984年4月改稱新甸鄉,1987年改稱新甸村公所,2000年改…[詳細] |
散花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建國前屬南陽鄉,1950年屬二區萬花鄉,1952年屬新甸鄉,1958年屬新甸管理區,1962年為散花管理區,1966年為散花管理大隊,1984年4月改…[詳細] |
際盛村 | ~213 | 村莊 | 解放后人民當家作主,際此盛會選舉人民代表,故名。…[詳細] |
華星村 | ~214 | 村莊 | 華星系嘉名,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救星是毛主席。系沿用華星高級社,故名。…[詳細] |
慶豐村 | ~215 | 村莊 | 因地處慶豐水庫邊,故名。1975年為慶豐大隊,1984年以后為慶豐鄉,1986年為慶豐村公所,2000年為慶豐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共豐村 | ~216 | 村莊 | 建國前屬西林鄉,1950年屬卜魯鄉,1958年為共豐管理區,1966年為共豐大隊,1984年4月改稱共豐鄉,1987年改稱共豐村公所,2000年改稱共…[詳細] |
周山村 | ~217 | 村莊 | 建國前屬西云鄉,1950年設村聯,1951年設和平鄉,1952年設區建鄉,1953年設青龍鄉,1965年設周山大隊,1987年改稱周山村公所,2000…[詳細] |
牟尼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從牟定縣化佛山跑來一只羊,進了牟尼寺不見了,據說是佛祖的化身,村名漸漸被叫成“羊茂林”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名。…[詳細] |
龍池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建國前屬南寧鄉,1950年為二區龍池鄉,1958年為龍池管理區,1966年為龍池大隊,1984年4月為龍池鄉,2000年改為龍池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建國前稱中興鎮,建國后據我國共和制,改稱共和鎮。
基本介紹:
牟定縣轄鎮,縣府駐地。位于牟定壩子中段龍川河東岸。1955年屬馬廠區,1961年設共和區,1970年稱東風鎮,1978年更名共和鎮。面積14.4平方公里,人口1.5萬。轄金馬、清波邑、西北、東南、錦石坪5個行政村。農業主產水稻、蠶豆、油菜、烤煙。是縣境內鄉鎮企業、個體手工業和個體商業較發達的鎮。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評定共和鎮為2022年云南省綠美鄉鎮。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協確定共和鎮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2014年7月,共和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牟定南塔位于牟定縣共和鎮,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1950年,稱中興鎮。
1951年,改名共和鎮。
1961年9月至1965年2月,改共和區。
1970年2月,改為東風鎮。
1978年12月,恢復共和鎮。
2005年12月,軍屯鄉的天臺、軍屯、天山、代沖、柳豐、何梁、余新、余丁、清河、中屯10個村民委員會,新甸鄉的散花、新甸、華星、際盛4個村民委員會,青龍鄉的龍池、牟尼、周山、慶豐、共豐5個村民委員會并入共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