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紅星村 | 隸屬:彌城鎮 |
區劃代碼:532925101210 | 代碼前6位:5329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L |
長途區號:0872 | 郵政編碼:675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落形如紅五星狀,村委會設在此地,故名。
基本介紹:
紅星村隸屬彌渡縣彌城鎮,地處鎮的東邊,距 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鎮的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3公里。東鄰祥云,南鄰寅街,西鄰新莊,北鄰 山高。轄2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83戶,有鄉村人口6197人,其中農業人口6197人,勞動力39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868人。
全村國土面積21.62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780毫米,適合種植包谷等農作物。全甯孛婊�2,857.25畝,人均耕地0.3畝,林地 23,555.5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04.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一區稱永新鄉,1956年建為紅星、永勝兩個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屬彌城鎮人民公社稱紅星、永勝管理區,1961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稱紅星、五星、永勝、永和大隊,1963年屬太花區稱紅星、永勝大隊,1984年屬太花區稱紅星鄉,1988年屬太花鄉稱紅星村公所,2000年屬太花鄉稱紅星村民委員會,2006年撤鄉并鎮屬彌城鎮紅星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紅星村附近有利文斯頓、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密祉景區、文盛古街、報恩寺橋、南詔鐵柱廟等旅游景點,有彌渡大蒜、彌渡卷蹄、烤餌塊、喜洲耙耙、彌渡大竽頭、釀雪梨等特產,有彌渡花燈、傈僳族禮儀、彌渡民歌、巍山打歌、白族繞三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