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和村 | 隸屬:德苴鄉 |
區劃代碼:532925203207 | 代碼前6位:5329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L |
長途區號:0872 | 郵政編碼:675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新中國成立后此地人民生活和平安定,幸福和諧,常委會一直都沒,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新和村北朝南自然村被評定為云南省2022年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
基本介紹:
新和村是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德苴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32925203207,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32925。郵政編碼為675600,長途電話區號為0872 ,車牌號碼為云L。新和村與邑郎村、多依村、金星村、岔河村、青云村、塘子村、青豐村、小里村、太平村、團山村、李豐村、德苴村相鄰。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彌渡屬四區,稱邑郎鄉。
1956年建邑郎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屬德苴人民公社,以新社會人民和睦相處寓意,稱新和管理區。
1961年稱新和大隊。
1963年屬德苴區稱新和人民公社。
1970年屬德苴人民公社,稱新和大隊。
1984年屬德苴區,稱新和鄉。
1988年屬德苴鄉,稱新和村公所。
2000年屬德苴鄉,稱新和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新和村附近有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密祉景區、文盛古街、報恩寺橋、南詔鐵柱廟、多祜清代磚瓦窯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彌渡大蒜、彌渡卷蹄、烤餌塊、喜洲耙耙、彌渡大竽頭、釀雪梨等特產,有彌渡花燈、傈僳族禮儀、彌渡民歌、巍山打歌、白族繞三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