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浪堤村 | 隸屬:浪堤鎮 |
區劃代碼:532529105201 | 代碼前6位:532529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G |
長途區號:873 | 郵政編碼:6544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浪堤系哈尼語“竜特”的諧音演化名,譯意有二說,一為牛滾塘,二為峽谷,村東北河谷狹窄。
基本介紹:
浪堤村民委員會
浪堤村民委員會是浪堤鄉人民政府駐地的村民自治組織,在鄉境中部,面積7平方公里,轄10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世居漢、哈等民族,有1198戶,5209人,其中男人2511人;漢族占83.4%。1939年曾設元江縣裕泰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隸屬元江縣第四區浪堤鄉公所,1954年7月劃屬紅河縣第五區,并設立浪堤鄉公所,1958年改設大隊,1984年改設鎮,1988年2月改設村公所,2000年11月改設為村民委員會。地處玉屏山東坡凹子,達龍河(南罕河上游)西岸,村東北河谷狹窄,切割強烈,地勢西高東低,海拔1419—2157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農業條件優越,主產
榮譽排行:
2020年9月,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云南省第一批省級森林鄉村名單,浪堤村 入選。
歷史沿革:
1950年設元陽縣浪堤鄉,1954年7月劃屬紅河縣,1970年改設大隊,1984年改設鎮,1988年元月改設村公所,2000年改設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浪堤村 附近有撒馬壩萬畝梯田景區、迤薩古鎮、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普春村、桂東梯田、紅河哈尼梯田國家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有紅河棕櫚、五彩飯、哈尼“野味”、紅河小芒果、紅河葛根粉、迤薩小黃牛干巴等特產,有哈尼族多聲部民歌、紅河縣傣族傳統制陶技藝、羊街鄉車普村哈尼族(奕車)傳統文化、樂作舞、彝族海菜腔等民俗文化。
區劃:云南省·紅河州·紅河縣·浪堤鎮·浪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