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柳井鄉 | 隸屬:廣南縣 |
區劃代碼:532627203 | 代碼前6位:532627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號:0876 | 郵政編碼:663300 |
轄區面積:約4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楊柳井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因本村井旁有楊柳樹,故名。1949年前屬西洋鄉第一保。1950年設鄉。1958年設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70年改為大隊。1984年恢復鄉。19…[詳細] |
西洋村 | ~202 | 村莊 | 壯語:西——四;洋——山羊,故名。1949年前為西洋鄉第二保轄,解放后設西洋鄉,屬楊柳井區轄。1958年改稱管理區。1961年改大隊。1962年改公社…[詳細] |
普弄村 | ~203 | 村莊 | 壯語:普——村寨;弄——大;村民委駐地位于大普弄小組,故名。…[詳細] |
罵然村 | ~204 | 村莊 | 1949年前屬西洋鄉第一保轄地。1950年底設罵然鄉。1958年稱管理區。1961年設大隊,歸楊柳井公社管轄。1962年設小公社,歸楊柳井區管轄。19…[詳細] |
寶月關村 | ~205 | 村莊 | 因此地山巒疊嶂,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廣南的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據傳,宋時儂智高曾在此地設關,抗阻狄青,使狄青九困西洋,三打寶月,故為寶…[詳細] |
海子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前屬蓮花鄉。1950年改海子鄉。1958年改稱管理區,屬楊柳井公社轄。1961年為大隊。1962年恢復公社。1970年改為海子大隊。1984…[詳細] |
扣萊村 | ~207 | 村莊 | 壯語:扣——角;來——彎;因本村民委駐地在扣萊小組所在地,故名。…[詳細] |
石筍村 | ~208 | 村莊 | 1949年前屬蓮花鄉。1950年后歸海子鄉轄。1952年建鄉。1958年改稱管理區。1961年為大隊。1962年恢復公社。1970年改為大隊。1984…[詳細] |
龍哈村 | ~209 | 村莊 | 壯語:龍——沖子;哈——茅草;因村民委員會駐地在小龍哈小組,故名。…[詳細] |
阿用村 | ~210 | 村莊 | 壯語:阿——凹凼;用——大血藤。本村民委駐地在阿用小組所在地,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楊柳井鄉因轄區一水井旁有楊柳樹而得名。
基本介紹:
楊柳井鄉座落在美麗的西洋江畔,距廣南縣城39公里,全鄉國土面積458平方公里,廣八油路穿境而過,下轄10個村委會128個自然村159個村小組,2004年總人口36747人,居住著漢、壯、苗、瑤、彝、仡佬六種民族。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主產水稻和玉米,以烤煙為支柱,礦產資源、水資源和冬農開發為輔。2004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160.3萬元,財政收入222.6萬元,人均有糧310公斤,人均純收入666元。呈現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鄉鏡內最高海拔1741米,最低海拔640米,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其歷史文化悠久,是通往兩廣一帶的交通要道。轄區內有六郎城(北宋
歷史沿革:
1949年,楊柳井鄉境域稱西洋區。
1951年,改名第二區。
1956年,改名楊柳井區。
1958年,建香花公社。
1961年,稱楊柳井區。
1971年,改公社。
1984年,改區。
1988年,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