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屏鎮 | 隸屬:廣南縣 |
區劃代碼:532627103 | 代碼前6位:532627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號:0876 | 郵政編碼:663300 |
轄區面積:約3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8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馬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49年前屬廣南縣馬街鄉。1950年設馬街區稱馬街鄉。1958年公社化稱馬街管理區。1961年恢復馬街區稱大隊。1962年稱公社。1970年稱大隊。…[詳細] |
小阿幕村 | ~202 | 村莊 | 壯語:阿——地方;幕——水井;因駐地有水井而得名。小阿幕村。…[詳細] |
干溝村 | ~203 | 村莊 | 因本村村內有一條常年缺水的小溝,因駐干溝村,故名。…[詳細] |
花榜村 | ~204 | 村莊 | 花榜系壯語:花——花;榜——開。因村旁有野花多而得名。花榜村。…[詳細] |
老街村 | ~205 | 村莊 | 本村因設集市時間長,故而得名老街村民委員會。…[詳細] |
大牙掃村 | ~206 | 村莊 | 因地形似掃帚,故而得名大牙掃村民委員會。…[詳細] |
冉家屋基村 | ~207 | 村莊 | 本村以冉姓首居,故名冉家屋基村。1949年前屬馬街鄉。1950年屬馬街區壩聾鄉。1958年公社化屬馬街公社壩聾管理區。1961年設冉家屋基大隊。198…[詳細] |
壩聾村 | ~208 | 村莊 | 壯語:壩——口;聾——沖子。因駐壩聾村,故而得名壩聾村民委員會。…[詳細] |
安王村 | ~209 | 村莊 | 相傳在廣南未建城以前,一直彝族從董那孟遷此定居,并安置頭目首領,即“王”。故命名安王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南屏鎮村南面諸山布列有致,像一屏障,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南屏鎮位于廣南縣東南部,地處東徑105011,北緯23050之間,總面積378平方公里。東與富寧縣睦倫鄉和本縣八寶鎮接壤,南與黑支果鄉毗鄰,西與曙光鄉相連,北與董堡鄉連接和與楊柳井鄉隔河相望。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馬街村委會,距縣城100公里。323國道線橫貫鎮域境內通往廣西、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天下第一奇村”峰巖洞就在南屏這塊古老、文明、神奇的土地上。全鎮轄9個村民委員會,248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等6種民族,共8023戶,40595人。其中漢族26983人,占總人口的66%;壯族1064人,占3%;苗族7298人,占18%;彝族4884人,占12%;其他民族3
榮譽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愛衛辦命名南屏鎮為2021年度云南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廣南峰巖洞于廣南縣南屏鎮,由于全村56戶200多人至今仍穴居巖洞之中,村因洞而得名。峰巖洞一帶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周圍都是深盆狀圓形山坳和石頭山坡,峰巖洞便坐落在這樣一個山坳的山腰之上。
歷史沿革:
漢朝時期,南屏鎮境域屬句町國地。
清道光五年(1825年),今南屏鎮分置阿幕營(治在今小阿幕村)、者王營(治在安王村)。
民國二年(1913年),稱大南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稱三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區改鄉,分設馬街鄉(今馬街)、南屏鄉(今黑支果)。
1958年11月,改建為燈塔公社,黑支果分出成立大同公社。
1984年,改稱為區公所。
1988年1月,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