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補掌村 | 隸屬:古敢水族鄉 |
區劃代碼:530325201203 | 代碼前6位:5303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D |
長途區號:874 | 郵政編碼:6555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水語為“普璋”,意為求佛爺保佑之意。
基本介紹:
補掌村委會是古敢水族鄉水族的主要聚居地,轄古敢俗稱的“水五寨”等13個自然村,有水族人口2746人,占本村總人口的55%、占全鄉水族人口的47%。森林覆蓋率達65%。全村平均海拔1310米,年平均氣溫16.5℃,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蘆谷、生姜等農作物。
補掌村是水族文化傳統村落,進行了“留住優良民族傳統、弘揚水族本真文化”的教育活動,全村有水族文藝隊14支,建成水族吞口雕刻技藝傳習所1個,保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吞口制作傳承人1人。堅持年年在農歷三月三開展水族“對歌節”活動。當地水族獨有的民間舞蹈“吞口舞”在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上獲得最佳表演獎。
建設特色林業發展項目,補掌、壩塘種植的甜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補掌村都章自然村被評定為云南省2022年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
2022年2月,補掌村被命名為2021年度曲靖市衛生村。
2022年2月,云南省愛衛辦命名補掌村為2021年度云南省衛生村。
2020年9月,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云南省第一批省級森林鄉村名單,補掌村入選。
2016年6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補掌村2016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歷史沿革:
1955年設立補掌鄉;1965年改為補掌公社,屬黃泥河區;1978年將公社改為大隊,即補掌大隊;1984年實行體制改革,改為補掌鄉,1988年2月區鄉改革時,古敢、沙營、補掌三個小鄉從黃泥河區分出,設立古敢水族鄉,補掌鄉改為補掌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補掌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補掌村附近有多樂原景區、勝境關、富源文廟、中山禮堂及文廟建筑群、塊澤河大橋、洞潭橋等旅游景點,有富源魔芋、富源大河烏豬、富源全羊湯鍋、富源酸菜、汽鍋雞、富源酸菜豬腳等特產,有富源水族服飾、古敢鄉下筆沖村水族傳統文化、羅平彝族服飾、富源水族服飾、宣威火腿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