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胡松圖哈爾遜蒙古族鄉 | 隸屬:昭蘇縣 |
區劃代碼:654026208 | 代碼前6位:654026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新D |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000 |
人口數量:約7456人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喀塔爾托別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因地形特征而得名而得名,后由哈薩克語音譯而來。喀塔爾托別,系哈薩克語,意為一堆土包。…[詳細] |
托孫托力哈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因此地的山植被稀少光禿禿的、刮風時吹起塵土,后來由蒙古語音譯而來。托孫托力哈,系蒙古語,意為山頭上的塵土,故名。…[詳細] |
木扎爾特村 | ~202 | 鄉中心區 | 因位于木扎爾特冰川的北邊而得名,后由音譯而來。木扎爾特,意為可翻越的冰嶺,有同名河。…[詳細] |
喀拉蘇村 | ~203 | 鄉中心區 | 以地貌特征命名,來源于駐地附近有一黑水河流經而得名。喀拉蘇,系哈薩克語,意為黑水河。…[詳細] |
闊斯托別村 | ~204 | 鄉中心區 | 以地形地貌命名,因此地附近有兩個較大的土丘而得名。闊斯托別,系哈薩克語,意為雙土丘。…[詳細] |
喀拉布拉克村 | ~205 | 鄉中心區 | 因靠近牧民經常取水的一個小湖泊而得名,后由哈薩克語音譯而來。喀拉布拉克,系哈薩克語,意為黑水湖。…[詳細] |
喀拉克米爾村 | ~206 | 鄉中心區 | 因靠近山脊而得名,后由哈薩克語音譯而來。喀拉克米爾,系哈薩克語,意為山脊。…[詳細] |
阿克塔斯村 | ~207 | 鄉中心區 | 以地貌特征命名,因此地有一塊巨大的白色石頭而得名,阿克塔斯,系哈薩克語,意為白色石頭。…[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此地有一股泉水,流經當地兩岸長有茂密的樺樹木林而得名。胡松圖喀爾遜,系蒙古語,意為有樺樹的泉水。
基本介紹:
胡松圖哈爾遜蒙古民族鄉(漢譯:天山鄉)成立于1984年,位于昭蘇縣最西部,距縣城91公里。2000年天山牧場合并到胡松圖哈爾遜蒙古民族鄉之后,現下轄六個農業村,兩個牧業村,22個站所,哈、漢、蒙三個學校,共有居民1364戶,8900多人。由漢、哈、蒙、回、維、塔、俄、柯8個民族組成,哈族占55%,漢族占20%,蒙族占20%,其他民族占5%。
胡松圖哈爾遜蒙古民族鄉擁有草場47萬畝,耕地4.8萬畝,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民族鄉、邊境鄉。
近幾年來,胡松圖哈爾遜蒙古民族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突出牧業,優化農業,振興工業,開發礦業,發展旅游,科教興昭”二十四字發展
歷史沿革:
1953年,屬五區,1954年,屬察汗烏蘇蒙古鄉。
1959年,屬四公社。
1964年,屬第五公社。
1976年,合并為天山牧場。
1984年,成立胡松圖喀爾遜蒙古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