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葡萄鎮 | 隸屬:高昌區 |
區劃代碼:650402104 | 代碼前6位:65040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K |
長途區號:0995 | 郵政編碼:838000 |
轄區面積:約349.5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巴格日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葡萄鄉巴格日村村位于吐魯番市新市區(方位)、葡萄鄉中部,距離市中心2公里、鄉政府0.1公里。轄區總面積3362畝,耕地面積3600畝,全部為葡萄地。
…[詳細] |
木納爾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木納爾社區的木納爾意為“塔”的意思,因轄有著名旅游景點蘇公塔景點,塔身周圍不同方向和高度,設有14個窗口。塔的表面分層砌出三角紋、四瓣花紋、水波紋、菱…[詳細] |
火焰山社區 | ~003 | 村莊 | 以區域內著名旅游景點火焰山命名。2015年1月份成立了火焰山社區,社區分為東區和西區。…[詳細] |
鴻景園社區 | ~004 | 主城區 | 鴻景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布拉克村 | ~200 | 村莊 | 布拉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漁村 | ~201 | 村莊 | 貝勒克其村位于葡萄鄉南部,自然條件差的一個村。基本情況如下:總地面積有4218畝,耕地面積有1870畝(葡萄地有1370畝,其他地有500畝)。
…[詳細] |
英薩村 | ~202 | 村莊 | 葡萄鄉英薩村位于葡萄鄉南部,吾依拉村東部,鐵提爾村北部,離市里7公里,有四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4230畝,其中葡萄地2080畝,大棚223個,占700…[詳細] |
鐵提爾村 | ~203 | 村莊 | 葡萄鎮鐵提爾村位于吐魯番市南(方位)、恰特卡勒鄉北(方位),距離市中心10公里、鄉(鎮)政府9公里,轄區總面積16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10畝…[詳細] |
霍依拉坎兒孜村 | ~204 | 村莊 | 在吐魯番市,凡有葡萄園的地方,都能看到蜂房狀的葡萄干晾房,特別是吾依拉村晾房多建在寬敞的高處或屋頂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大異其趣。吾依拉村的由名意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此地種植葡萄而得名。
基本介紹:
葡萄鎮是位于中國吐魯番一個以葡萄種植和旅游業為主的城郊鎮。葡萄鄉轄區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公塔”和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葡萄溝”。
葡萄鄉是一個以葡萄種植和旅游業為主的城郊鄉,位于舉世聞名的中國優秀旅游名城——吐魯番市市區以東2公里處,是吐魯番市東面的門戶。
全鄉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25公里,分葡萄溝、沙河子、洋沙三個片區,總面積450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3萬畝,其中葡萄面積2.65萬畝;全鄉總人口2.53萬人,6211戶,其中維吾爾族2.21萬人,漢回族約3200多人,有農業人口2.42萬人。
下轄巴格日村、葡萄村、木納爾村、布依魯克村、拜什買里村、達甫散蓋村、英薩村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葡萄鎮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18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葡萄鎮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歷史沿革:
1913年,葡萄溝、沙河子、英薩為第三鄉。
公元1948年改為大義鄉。
1949年冬,新疆和平解放,葡萄溝、沙河子、英薩為第一區。
1953年改為第三區,1958年改為葡萄人民公社。
1982年改為葡萄區,1985年又改為葡萄鄉,2015年7月撤鄉設鎮更名為葡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