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海鎮農莊村位于沙灣縣城以西,毗鄰農四師142團,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全村662戶,2329人,由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等6個民族組成,其中,少數民族占42.4%,由農莊組、安家莊組、新渠組、鴨子溝組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現有耕地面積14633畝,年人均收入1.7萬元。先后獲得地區、縣、鎮農業信息化示范村、綜治示范村、先進集體、先進黨組織、財務規范化管理先進單位、村級和諧班子等榮譽稱號。
1958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朱德同志,前來當時的農豐社(現農莊村)視察工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莊,農莊村由此而得名。多年過去了,紅色記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農莊人愛國、愛家、艱苦奮斗,把社會主義新農莊建設得更加美麗幸福。
一、強基固本班子美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美麗鄉村美不美,兩委班子是關鍵。2012年以來,村兩委班子團結帶領全村各族群眾,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著眼于建設美麗富裕、生態經濟型新農村示范村的目標,一心為民,真抓實干,得到了各族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不斷增強。
在村級事務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重大事項一律采取黨組織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堅持決議公開和實施結果公開。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權利,加強村民代表會議、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切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大大提高了廣大村民的參政議政能力。
由于有這樣一好班子,各項惠民項目實施的好、質量標準高,“項目到了農莊村,能站得住”,“錢到了農莊村不亂花,能給村民解決實際問題”,這是鎮黨委、政府及項目管理單位給予的高度評價。幾年間,村兩委班子用真心和實干引來了更多的項目和扶助資金,為農莊村各族群眾辦了實實在在的好事。
二、村莊布局規劃美
農莊村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編制了新農村規劃,包括產業發展規劃、村莊布局規劃、民居建設規劃等各個方面,形成規劃文本,作為全村發展的重要綱領,起到了統一思想,科學發展、凝聚力量的作用。目前,村內重要基礎設施基本齊全,全村道路硬化里程達44平方公里,道路綠化60平方公里。建有籃球場一個,室外健身場1個,健身器材12個,村民活動室270平方米,內設辦事服務中心、電視、廣播播放室、圖書室等。全村廣播、有線電視、通訊設施等網絡設施完備,自來水入戶率100%。
三、創業增收生活美
農莊村耕地面積少,人均不足6畝。一直以來,村兩委積極轉變思維方式,變傳統農業為特色生態農業,積極走紅色旅游和特色生態觀光旅游發展路子,變劣勢為優勢。一是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示范區。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品種改良,全村現已完成辣椒、棉花種植面積13300畝。二是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和特色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游。拓寬產業領域,堅持發展旅游、餐飲等農村第三產業,充分利用沙灣縣建設旅游休閑之都機遇,進一步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和配套服務業,使其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三是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美麗鄉村建設”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要求,積極引進和培育銀杏樹育苗種植基地,以黨員和種植能手帶動全村村民開展銀杏樹育苗種植,聘請石河子大學育苗專家開展技術合作,力爭把農莊村建設成為全疆銀杏樹育苗種植第一村,成為農莊村富民的主導產業之一,力爭到2020年,通過特色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率先建成全縣小康示范新村。
四、村容整潔環境美
農莊村充分發揮兩委班子和黨員的帶頭作用,以黨員設崗定責為抓手,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集中力量實施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等民心工程,不斷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讓全村年年有變化,年年有新貌,逐步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新農村。一是道路硬化。修建硬化了進村主干路11公里,建設通組通戶硬化道路23公里,成為“村中城”的典型。二是村莊美化。在進村主干路兩側栽種風景樹4400顆。實行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包巷道管理辦法,每戶村民環境衛生實行三包,對長期在外不能參加環境衛生活動的,依據村規民約和沙灣縣“兩棲”農牧民管理辦法,每戶繳納社會管理費500元用于環境衛生評比獎勵,極大調動了全村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村莊環境保持優美整潔。三是街路亮化。在進村主干路兩側安裝路燈36盞,極大地方便了各族群眾生產生活。當傍晚夜幕來臨之時,干凈美麗的村莊被燈光籠罩,幸福溫暖著一方村民。
五、民族團結和諧美
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是新疆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為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農莊村充分利用惠民項目資金50萬元,為各族村民建立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村民活動廣場,為黨員群眾提供了議事、培訓、娛樂平臺。春夏秋冬都活躍著一支各族群眾自發組織的舞蹈隊,村民文化生活豐富活躍。農村莊還積極探索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精心組織開展評選星級文明戶、衛生家庭、創業致富典型等一些切合農村實際、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調動廣大村民參與文明村建設的積極性。大力開展農民素質培訓,在抓好農民技能培訓的基礎上,經常性地在全村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去極端化等普法教育活動,引導村民自覺做到學法、用法、遵法、守法。全村村民精神面貌飽滿、生活態度積極樂觀、鄰里和睦相處,鄉風敦厚質樸,大力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步伐。
農莊村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一定實效,農莊村的經驗體會是:村兩委班子真抓實干、公平公正、凝心聚力是關鍵;黨員設崗定責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是抓手;全員參與衛生“三包”、嚴格落實評比獎懲是基礎;制定村規民約、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配套建設是保障;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和鄉風文明的培養、提升農民的整體文明素質、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促進農村社會的文明和諧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靈魂所在。
農莊村附近有鹿角灣、三道河子森林公園、東大塘景區、沙灣溫泉、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千泉湖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安集海辣椒、金溝河啤酒花、飛鵝、哈薩克羊、烏蘭烏蘇紅薯、博爾通古土豆等特產,有哈薩克族達斯坦、哈薩克族達斯坦、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哈薩克族氈房營造技藝、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