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牙哈鎮 | 隸屬:庫車市 |
區劃代碼:652923105 | 代碼前6位:652923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N |
長途區號:0997 | 郵政編碼:843000 |
轄區面積:約48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7萬人 |
人口密度:約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團結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團結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晨光村 | ~200 | 村莊 | 本村為喀讓古第一村委會駐地。2018年縣人民政府批復喀讓古一村更名為晨光村。晨光,早晨的陽光![詳細] |
紅光村 | ~201 | 村莊 | 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本村為喀讓古第二村委會駐地。經2018年縣人民政府批復喀讓古二村更名為紅光村。紅光系漢語![詳細] |
星光村 | ~202 | 村莊 | 星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阿克布亞村 | ~203 | 村莊 | 因本村區域內生長一種草藥叫布亞,而得名。阿克布亞系,“阿克”意為“白”,“布亞”是一種草藥名稱。…[詳細] |
塔格瑪克村 | ~204 | 村莊 | 塔格瑪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渠村 | ~205 | 村莊 | 白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塔尕爾其二村 | ~207 | 村莊 | 傳說,本村早年居民中以紡織口袋的匠人較多,故得名。塔尕爾其,意為“織口袋的人”![詳細] |
玉奇玉吉買村 | ~208 | 村莊 | 傳說建村時此地有三棵大桑樹,故得名。玉奇玉吉買系,“玉奇”意為“三棵”,“玉吉買”意為“桑樹”,“玉奇玉吉買”意為“三棵桑樹”之意![詳細] |
守努特村 | ~209 | 村莊 | 守努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吾斯塘博依村 | ~210 | 村莊 | 因本村村委會修建在水渠旁邊而得名。吾斯塘博依系,“吾斯塘”意為“水渠”,“博依”意為“旁邊”,“吾斯塘博依”是“大渠旁邊”之意。…[詳細] |
克日希村 | ~211 | 村莊 | 因本村在山區地帶的進口附近,故得名。克日希系,“克日!币鉃椤斑M去”之意![詳細] |
艾日克博依村 | ~212 | 村莊 | 因地處蘭干吉勒尕溝下段水渠旁邊,故得名。艾日克博依系,“艾日克”意為“水渠”,“博依”意為“旁邊”,“艾日克博依”是“水渠旁邊”之意![詳細] |
布拉克村 | ~213 | 鎮中心區 | 布拉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托克乃村 | ~214 | 村莊 | 此地以前紅柳、雜草叢生,是一片灌木草地,故得名。托克乃,系,意為“灌木叢”。…[詳細] |
拜什布拉克村 | ~215 | 村莊 | 因此地有五眼泉,故得名。拜什布拉克系,“拜什”意為“五個”,“布拉克”意為“泉”,“拜什布拉克”是“五眼泉”之意![詳細] |
蘭干村 | ~216 | 村莊 | 蘭干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雖潤勒克村 | ~217 | 村莊 | 因地處狹長的溝灘之中,兩側為砂石陡坡,村內樹木呈蔭,夏季清涼,故得名。雖潤勒克,意為涼爽之地![詳細] |
蘇蓋特力克村 | ~218 | 村莊 | 蘇蓋特力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恰其庫木村 | ~219 | 村莊 | 因村莊附近的戈壁荒灘上沙子分散像發菜,故得名。恰其庫木系,“恰其”意為“頭發”(頭發菜),“庫木”為“沙子”,“恰其庫木”是“頭發菜多的沙子地”之意![詳細] |
牙哈村 | ~220 | 村莊 | 因地處邊緣,而得名。牙哈,意為邊緣。1950年稱牙哈鄉。1956年為高級社。1958年屬猛進公社,稱牙哈二大隊。1959年屬牙哈公社,仍沿用原名。19…[詳細] |
巴格村 | ~222 | 鎮中心區 | 巴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博斯坦托格拉克村 | ~223 | 村莊 | 博斯坦托格拉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牙哈村地處鄉東面戈壁邊緣,故名。鄉名以村名得名。牙哈,意為“邊緣”。
基本介紹:
庫車縣轄鄉。1950年為五區,1953年改為第十區,1955年又改為第九區,1958年成立牙哈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東,距縣城24公里。面積4 800平方公里,人口2.5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5%。314國道過境,烏(魯木齊)喀(什)公路橫穿鄉境。轄牙哈一、二,克日西一、二,喀浪古一、二、三,蘭桿一、二,塔汗西一、二、許努提一、二和博斯塘托克拉克奪、拉瓦提、麻扎巴克、希提來、玉期玉孜曼、塔克瑪克、雖日力克、阿克艾日克、托乎那衣、衣西塔拉、阿合布牙24個村委會。礦藏有煤、石灰石、石膏、鐵、水晶。經濟以農業和鄉鎮企業為主。境內有國家和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三個烽火臺,蘇巴什古城遺址及兩
文化旅游:
克爾依斯古市遺址位于牙哈鄉克里希村南約2公里處,北距森姆塞木干佛洞約7公里,南距瑪扎百赫千佛洞約1公里。戍堡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110米,南北長約20米。西、南墻尚存,呈弧形,外有兩座土
依斯塔那烽火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牙哈鎮依斯塔那村東北約2公里處、卻勒塔格山南麓山前地帶的荒漠中。保護范圍:遺址本體四周向外延伸2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0米。201
歷史沿革:
1950年,為第五區。
1953年改為第十區。
1955年改為第九區。
1958年,合并為猛進公社。
1959年合并為黎明公社,同年改稱牙哈公社。
1966年改名為紅陽公社。
1978年恢復牙哈公社。
1984年建鄉。
2001年撤鄉建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