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多來特巴格鄉 | 隸屬:喀什市 |
區劃代碼:653101202 | 代碼前6位:653101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新Q |
長途區號:0998 | 郵政編碼:844000 |
轄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53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2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央布拉克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昔時,此地位于克孜勒河岸邊,有一眼泉,故得名。央布拉克,央“旁邊或者側面”、布拉克“泉”,合意為:崖邊的泉。…[詳細] |
廊橋水岸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此轄區主要為廊橋水岸住宅小區。其緊靠小亞郎濕地公園東側,故得名。…[詳細] |
文化苑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此社區管轄范圍內建有文化苑住宅小區得名。…[詳細] |
學府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此社區管轄范圍內有喀什大學新泉校區,所以取名學府。…[詳細] |
世紀名城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此轄區內建有金龍世紀小區,期望將此社區建設成為著名的城市象征區域,故取名。…[詳細] |
瓊庫勒貝希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昔時,此地有個大池塘,居民們都聚住在池塘周圍,故得名。瓊,意為“大”;庫勒,“池塘”,貝希,意為“邊上”,合意為“大池塘周圍”。…[詳細] |
阿克亞貝希村 | ~202 | 村莊 | 因此地原為克孜勒河岸上一片荒地故得名。阿克亞貝希,意為“河崖上的空白地”。…[詳細] |
亞爾庫勒貝希村 | ~203 | 主城區 | 昔時,此地為一大沖溝,兩側懸崖,溝內有一水池,因此村坐落在水池邊上得名。亞爾,意為:崖,庫勒貝希,意為“水池邊”,合意為“崖邊的水池”。…[詳細] |
科瑞克貝希村 | ~204 | 村莊 | 昔時,此地地處喀什市良種場的橋頭,故得名。科瑞克貝希,意為“橋頭”。…[詳細] |
艾斯里庫勒村 | ~205 | 村莊 | 昔時,此地有一個水池,其他地方的人來此用水,故得名。艾斯里,意為“原有的”;庫勒,意為“原有的水池”。…[詳細] |
喀迪木加依村 | ~206 | 村莊 | 因此地歷史悠久,故得名。喀迪木加依,意為“古老的地方”。…[詳細] |
巴格其村 | ~207 | 主城區 | 昔時,此地林木繁茂,果園成片,環境優美,故得名。巴格其,意為“果園”。…[詳細] |
吐魯番庫恰村 | ~208 | 村莊 | 昔時,此地有一位擔任過喀什噶爾地方官的左爾東阿克木等吐魯番人,遷居此地,故得名。吐魯番庫恰,吐魯番,新疆一地名,意為“都城”,庫恰,意為“巷道”,合意…[詳細] |
塔吾古孜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昔時,此地有一個沖刷形成的峽谷,故得名。塔吾古孜,意為“峽谷”。…[詳細] |
央不拉克村 | ~210 | 村莊 | 央不拉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艾格日亞村 | ~211 | 村莊 | 昔時,此地洪水較多,土地經常被洪水沖刷,導致地面生成彎彎曲曲,地勢高低不平,水渠錯綜曲折,故得名。艾格日亞,意為“彎彎曲曲的崖邊”。…[詳細] |
花園村 | ~212 | 村莊 | 因此地居住群眾喜歡種花、養花,故得名。2017年7月5日命名為花園村,沿用至今。…[詳細] |
阿亞克蘇扎克村 | ~213 | 村莊 | 昔時,此地地形由北向東延伸,形成一長條形故得名。阿亞克蘇扎克,“阿亞克”意為“下面、后面”,“蘇扎克”意為“長條形”,合意為“長條形”。…[詳細] |
托喀依村 | ~214 | 村莊 | 因此地位于克孜勒河河灣處,故得名。托喀依,意為“河灣”。…[詳細] |
托萬克霍依拉村 | ~215 | 村莊 | 托萬克霍依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蘭桿村 | ~216 | 村莊 | 昔時,此地為過往商人、馬幫提供休息,故得名。蘭桿,意為“驛站”。…[詳細] |
提勒蘇扎克村 | ~217 | 村莊 | 昔時,此地地形呈長條形,酷似舌頭狀,故得名。提勒蘇扎克,“提勒”意為“舌頭”,“蘇扎克”意為“長條形”,合意為“長舌”。…[詳細] |
奧依庫恰村 | ~218 | 村莊 | 因以前此地有低涯街道,故得名。奧依庫恰,意為:低涯街道。…[詳細] |
新城村 | ~219 | 村莊 | 因此轄區位于喀什市城市新片區的村而得名。…[詳細] |
建設村 | ~220 | 村莊 | 建設,意為發展建設,故名。2017年6月成立本村。…[詳細] |
塔格拉克村 | ~221 | 村莊 | 惜時,因當地這種植物(植被)比較多而得名。塔格拉克,一種比較耐旱的植物。…[詳細] |
布拉克村 | ~222 | 村莊 | 之前,此轄區有許多泉水故得名。布拉克,泉水之意。…[詳細] |
蘇魯克村 | ~223 | 村莊 | 因本村位于水源充足而得名。蘇魯克,意即水多、水流大等。…[詳細] |
拍什塔克村 | ~224 | 村莊 | 因地勢高低不平,形擬臺階,故得名。拍什塔克村,意為臺階。…[詳細] |
東灣村 | ~225 | 村莊 | 因本村之前位于城市東部河流旁,故得名。2017年成立東灣村。…[詳細] |
波熱克買里斯村 | ~226 | 村莊 | 因此地群眾特別喜歡種花養花,故得名。波熱克買里斯,波熱克“花蕾”、買里斯“居民點”,合意為“花蕾村、花蕾居民點”。…[詳細] |
青格力克村 | ~227 | 村莊 | 2017年從塔吾古孜(10)村拆分出的行政村。…[詳細] |
墩托喀依村 | ~228 | 村莊 | 因此村位置在托喀依艾日克村的上面而得名。墩托喀依,墩“上面、高處”、托喀依“彎曲”,意即“上游的彎曲”。…[詳細] |
庫勒貝西村 | ~229 | 村莊 | 因從庫勒村拆分出并且位于本村上面,故得名。庫勒貝西,庫勒“水池”、貝西“上邊、上游、頭”,意即“水池上邊的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該鄉位于克孜勒河北岸,水源富足,土地豐腴,林果資源豐富而得名。“多來特巴格”,意為“富饒的果園”。
基本介紹:
喀什市轄鄉。解放初為疏附縣浩罕區轄鄉,1952年劃歸喀什市后,更名為多來特巴格鄉,1966年改東方紅公社,1984年復改多來特巴格鄉。位于市區東南,距市區4.5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1.4萬,有維吾爾、漢等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97%。南有克孜勒河,北有吐曼河向南匯流入克孜勒河。314國道穿境。轄艾爾斯蘭汗、瓊庫勒希、阿亞希、亞庫勒希、科瑞希、艾斯里庫勒、喀迪才加依、巴格其、吐魯番闊怡、塔吾古孜、布拉克、艾格日亞、蘇皮拉買里斯13個村委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瓜果等,為菜籃子工程開發區。養殖業以牛羊育肥和肉、蛋、禽、漁業為主。設有南疆最大的中西亞木材批發交易市場。有建筑、建
歷史沿革:
1952年為第三區。
1953年為第六區。
1955年屬疏附縣。
1958年又劃歸喀什市。
1966年更名為東方紅公社。
1978年改為德來提巴克公社。
1980年改為多來特巴格公社。
1984年建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