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佃壩鎮 | 隸屬:昌吉市 |
區劃代碼:652301107 | 代碼前6位:652301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B |
長途區號:0994 | 郵政編碼:831100 |
轄區面積:約10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954人 |
人口密度:約3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土梁村 | ~200 | 村莊 | 因土梁渠而得名。清代屬小西莊范圍;1946年為三鄉三保;1950年屬三區佃壩鄉管轄;1956年組建和平農業社;1958年歸佃壩公社管轄,為和平大隊;1…[詳細] |
二畦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因二畦渠而得名。清代屬上佃壩范圍因澆二畦渠水得名二畦;1946年為三鄉二畦保,解放后屬山區二畦鄉;1956年成立佃壩鄉,同年將二畦、十八戶等村組建為聯…[詳細] |
佃壩村 | ~202 | 村莊 | 因佃壩渠而得名。清代屬下佃壩范圍;1946年為三鄉佃壩保,解放后屬山區二畦鄉;1950年建立三區,屬佃壩鄉管轄;1956年成立永建農業社;1958年為…[詳細] |
西溝村 | ~203 | 村莊 | 因當地有南北走向大枯溝,地處溝西側而得名。…[詳細] |
東溝村 | ~204 | 村莊 | 因村東面有一條溝而得名。1956年建立濱湖鄉,1958年設立東方紅大隊,1978年更名為東溝大隊;1984年成立大東溝村委會;2004年設立東溝村村民…[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新疆圖志·溝渠志》載有“墊壩渠”,佃壩,故名。
基本介紹:
佃壩鎮位于昌吉市區北郊10公里處,南接昌吉市、北擴農六師共青團、東西分別與濱湖鎮、大西渠鎮接壤,北過境、昌甘公路、西延干渠貫穿而過,行政轄區總面積105.4平方公里,下轄5個行政村、20個片區,總戶籍人口戶數2386戶7009人,有漢、回、哈薩克、藏等13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比97%,轄區總耕地面積7.94萬畝,人均耕地11.3畝。
佃壩鎮為典型的農業鄉鎮,主要種植棉花、小麥、苗木、設施大棚蔬菜和制種類農作物。近年來,佃壩鎮先后榮獲自治區級“優秀平安鄉鎮”“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自治州級優秀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1946年,屬昌吉市三鄉佃壩保。
1950年,建政后屬三區佃壩鄉。
1956年,撤區并鄉為佃壩鄉。
1958年公社化時,將佃壩、大西渠二鄉合并。
1962年成立佃壩人民公社(同年大西渠劃出另建公社)。
1969年更名為紅旗公社。
1979年又恢復原名“佃壩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17日建立佃壩鄉。
2013年7月撤鄉建鎮,成立佃壩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