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孫扎齊牛錄村 | 隸屬:孫扎齊牛錄鎮 |
區劃代碼:654022102201 | 代碼前6位:65402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新F |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3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按授旗順序編立八個牛錄。鑲白旗按授旗順序編為孫扎齊牛錄。孫扎齊,錫伯語,意為“第五”。牛錄,錫伯語,意為“莊子”,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孫扎齊牛錄村被確定為2024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名單。
2022年7月,孫扎齊牛錄村被列入第三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錄。
2011年7月,孫扎齊牛錄村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基本介紹:
位于伊犁河谷中部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錫伯族自治縣,孫扎齊牛錄鄉是錫伯族最多的鄉鎮之一,而在眾多村落中,又數孫扎齊牛錄村的錫伯元素最為濃郁。
這個擁有清代伊犁河流域九大著名寺院之一的“靖遠寺”遺址的鄉村,為體現錫伯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從錫伯民俗風情園到博物院,從純文化到文化與旅游攜手推進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村承載著錫伯族自治縣的錫伯文化傳承和發揚,承載著現代文化與民生的融合前行。
今天,以錫伯民俗風情園大變臉為主的孫扎齊牛錄村錫伯古城的建設正在拉開,“訪惠聚”工作組和村甚至縣一道建好錫伯古城,帶領村民依著古城找飯碗、掙金磚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
歷史沿革:
清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二年(公元1766-1767年)錫伯部落設為昂吉(后改稱錫伯營)后按授旗順序編立牛錄時,鑲白旗被編為第五牛錄。
原為清代錫伯營鑲白旗駐地。
孫扎齊牛錄村初建在現六十八團八連駐地綽霍爾托博,至光緒初年,因其駐地潮濕而南遷移至現址。
孫扎齊牛錄,歷史上是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人的宗教中心。
1950年-1953年,設寧西縣三區時,區政府設在本村。
1958年屬火箭公社,1962年并入城鎮公社
周邊相關:
孫扎齊牛錄村附近有錫伯民俗風情園、白石峰、大渠龍口、山銀哈達鹿業有限公司工業旅游示范點、海努克古城、瓊博拉古墓群等旅游景點,有察布查爾大米、莫爾雪克、布爾哈雪克燉魚、六十八團大米、銅制沙瑪瓦、伊犁“天馬”等特產,有錫伯族西遷節、錫伯族傳統婚俗、錫伯族刺繡、錫伯族西遷節、錫伯族傳統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