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米糧泉回族鄉 | 隸屬: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
區劃代碼:654022205 | 代碼前6位:65402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新F |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3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42人 |
人口密度:約14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米糧泉村 | ~200 | 鄉中心區 | 米糧泉,因其地多產水稻,故名米糧泉。1958年公社化后,因其地多產水稻,故隨大隊名稱,1984年成立米糧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克米其買里村 | ~201 | 村莊 | 清末民初,伊犁河固爾扎渡口的維吾爾族擺渡船工,在此建莊集居,由此得名克米其買里。克米其,“船夫”之意。買里,意為“村莊”。…[詳細] |
阿頓巴村 | ~202 | 村莊 | 阿頓巴村位于伊犁河南岸,與伊寧市隔河相望,距伊寧市3公里,距鄉政府4.5公里。全村有247戶、866人。由5個民族構成(漢、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水澤豐茂,盛產水稻而得名。米糧泉,漢語,水澤豐茂,盛產大米,故稱“米糧泉”。
基本介紹: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轄鄉。1966年屬伊犁察布查爾奶牛場,1980年為察布查爾農林局直屬大隊,1984年設米糧泉回族鄉。位于縣城東北,距縣城17公里。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0.3萬,有回、漢、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保安、壯等民族。轄米糧泉、克未其買里、阿頓巴3個村委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亞麻。牧業較為發達。
榮譽排行: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米糧泉回族鄉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50年以前,歸寨牛錄管轄。
1950年,屬三區。
1958年,劃歸火箭公社管轄,為米糧泉大隊。
1965年,改為伊犁地區奶牛場11連。
1981年,為縣農業局直屬農業大隊。
1982年11月,改為縣水稻農場。
1984年,改米糧泉回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