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馬臺鎮 | 隸屬:武清區 |
區劃代碼:120114117 | 代碼前6位:120114 |
行政區域:天津市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津 |
長途區號:022 | 郵政編碼:301700 |
轄區面積:約6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4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隆泰家園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隆泰家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魏家堡村 | ~201 | 村莊 | 魏家堡村共有575人、164戶、黨員16人,村民代表6人,“兩委”班子成員共6人,耕地面積1218畝、林地面積150畝。2014年村集體收入10.82…[詳細] |
王老莊村 | ~202 | 村莊 | 王老莊村共有788人、244戶、黨員21人,耕地面積1958畝、林地面積153畝、水面80畝,2014年村集體收入13.26萬元,村集體收入主要來源為…[詳細] |
北五村 | ~206 | 村莊 | 北五村位于上馬臺鎮西北部,全村現有413戶,1385口人,黨員45人,村民代表16人,“兩委”班子成員共10人,耕地面積3252畝。2014年集體收入…[詳細] |
東薛莊村 | ~213 | 鎮中心區 | 東薛莊村位于上馬臺鎮東北部,全村現有158戶,514口人,黨員25人,村民代表13人,“兩委”班子成員共6人,土地總面積1040畝,耕地面積832畝。…[詳細] |
上馬臺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上馬臺村共464戶,1603口人,黨員53人,村民代表17人,土地總面積8325.9畝,耕地面積5810.1畝。2014年集體收入25萬元,人均純收入…[詳細] |
西安子村 | ~215 | 村莊 | 西安子村坐落于上馬臺鎮東部,全村共有534戶,1780口人,耕地面積2700畝。兩委班子成員共6人,黨員42人,村民代表14人。2014年集體收入64…[詳細] |
王三莊村 | ~216 | 村莊 | 上馬臺鎮王三莊村共596戶,2157人,黨員34人,村民代表25人,“兩委”班子共10人,耕地面積5300畝。2014年村集體收入498739元,農民…[詳細] |
楊家河村 | ~218 | 村莊 | 楊家河村共429戶,1296人,黨員51人,村民代表27人,耕地面積2600畝。2014年村集體收入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00元。村集體主要經…[詳細] |
地名由來:
金朝時期,金章宗完顏璟曾乘船沿河巡視,查看制鹽和漁業,回京時在這地方登高臺上馬,所以得名上馬臺。
基本介紹:
全鎮區域面積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16517人,現有耕地面積37663畝,0黨員663人。2005年,鎮黨委、鎮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二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按照區委“搶抓戰略機遇,加快高水平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鎮經濟保持了健康快速的發展態勢。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3億元,;財政收入1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50元,比上年增加730元。
榮譽排行: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上馬臺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39年分屬武清縣第五區康裕莊鄉、上馬臺鄉和大朱莊鄉。
1948年11月解放,分屬武清縣第七區和第十四區。
1949年5月分屬武清縣第七區、第十四區和寶坻縣。
1949年10月全縣調整區劃,分別改稱武清縣第十四區、第十五區和寶坻縣。
1950年8月分別改稱武清縣第七區和寶坻縣。
1952年1月,改稱武清縣第三區和寶坻縣。
1953年7月全縣建鄉,分屬武清縣第三區甘莊鄉、劉莊鄉、魏家堡鄉和寶坻縣。
1956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