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昭化區 | 隸屬:廣元市 |
區劃代碼:510811 | 代碼前6位:51081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川H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021 |
轄區面積:約14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42萬人 |
人口密度:約9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元壩鎮 | 3.14萬人 | 162.7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區府駐地。1933年建嘉陵縣元壩子區,1940年設元壩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置元壩鎮。位于區境東北部,面…[詳細] |
衛子鎮 | 1.51萬人 | 51.5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51年設僰子鄉,1959年撤僰子鄉,并入石井、新場兩鄉,1961年建僰子公社,1965年改衛子公社,1984年置衛子鄉,1987…[詳細] |
王家鎮 | 9536人 | 67.6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40年建王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于區境東部,距區府19.5公里。面積67.6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磨灘鎮 | 5364人 | 91.2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50年設觀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更名磨灘鄉,1993年將 ? 蒼溪縣小新鄉劃入置磨灘鎮。位于區境東…[詳細] |
柏林溝鎮 | 6987人 | 49.6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40年建柏龍鄉,1950年改柏林鄉,1951年改赤嵐鄉,1955年復柏林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柏林溝公社,1984…[詳細] |
太公鎮 | 1.04萬人 | 43.5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33年建永寧鋪區太公鄉。1951年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于區境南部,距區府32公里。面積4…[詳細] |
虎跳鎮 | 9378人 | 53.1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41年設虎跳鎮,1945年改為虎跳鄉,1958年置虎跳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建鎮。位于區境南部,距區府43.5公里。面…[詳細] |
紅巖鎮 | 8158人 | 45.5km2 | 廣元市元壩區轄鎮。1935年屬張王聯保處,1952年設紅巖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于區境西北部,嘉陵江西岸,距區府2…[詳細] |
昭化鎮 | 1.87萬人 | 今昭化古城位于廣元城西三十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交匯處西岸.距今已有約二千三百年建城史.據史料記載,戰國時期,蜀王尚封其弟為苴候,在今昭化土基壩建立苴國…[詳細] | |
青牛鎮 | 2919人 | 39.3km2 | 2019年,撤銷青牛鄉,設立青牛鎮,以原青牛鄉文書村、蘇山村、蓮池村、團結村、白牛村所屬行政區域為青牛鎮的行政區域,青牛鎮人民政府駐楓橋路5號。…[詳細] |
射箭鎮 | 7688人 | 53.4km2 | 2019年,撤銷射箭鄉、明覺鎮,設立射箭鎮,將原射箭鄉和原明覺鎮明覺社區、云峰村、利華村、鵝項村、帽殼村、五房村、前鋒村及原梅樹鄉潼梓村、潼北村所屬行…[詳細] |
清水鎮 | 8601人 | 49.6km2 | 2019年,撤銷清水鄉、香溪鄉,設立清水鎮,以原清水鄉和原香溪鄉及原張家鄉石廟村、尖山村、金紫村、松梁村、茯苓村所屬行政區域為清水鎮的行政區域,清水鎮…[詳細] |
地名由來:
2013年由元壩區改現名,北宋開寶五年(972)益昌縣改昭化縣,以宋太祖欽賜“昭示皇恩,以化萬民”之意得名。
基本介紹:
昭化區位于四川省北部廣元市南郊,東鄰旺蒼縣,西接劍閣縣,南與蒼溪縣相連,北與利州區搭界。幅員面積1440平方公里,轄9鎮19鄉1個社區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4.2萬。
交通發達,通訊便捷。成(都)普(濟)鐵路、廣巴公路橫穿東西,國道212線、嘉陵江縱貫南北,區內108公里環線公路連通28個鄉鎮,距廣元飛機場28公里。萬門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開通,長途通訊進入全國聯網,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
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內古跡眾多,風景秀麗,是蜀道旅游線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景點有秦漢時期的巴蜀第一縣址——昭化,古城的秦陶漢磚、費祎陵墓、鮑三娘陵墓以及葭萌險關等三國古跡;有融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云臺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昭化區被授予天府旅游特色縣。
2023年7月,昭化區被命名為第一批四川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縣(市、區)。
2023年4月,昭化區被確定為四川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市、區)。
2023年4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7部門將昭化區設立為四川省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縣(市、區)。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昭化區入選。
2022年11月,昭化區被認定為第四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2022年5月,昭化區被確定為四川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2022年3月,昭化區被確定為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
2021年12月,昭化區授牌命名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
歷史沿革:
政區地域歷史上分屬昭化、廣元兩縣。
現所轄昭化鎮,西周時建有邦國“昔阝”,春秋戰國時期置侯國“苴”。
周慎靚王五年(316),秦惠王伐蜀并苴。
公元前825年,以苴侯領地改置葭萌縣。
由于歷代增置、罷廢、縣名變更頻繁,先后置葭萌、漢壽、晉壽、益昌、京兆、昭化縣。
另據《廣元地名詞典》記載,王家鄉(今王家鎮)境,西魏、北周曾為義城縣治,唐為義清縣、胤山縣治,宋為平蜀縣治。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元壩鄉建立
區劃: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