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鹽泉鎮 | 隸屬:游仙區 |
區劃代碼:510704124 | 代碼前6位:5107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22 |
轄區面積:約5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4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玉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三方靠水的玉家山,山下有一小河因此而得名玉河(現魏城河一段),社區取“玉”、“河”二字得名玉河,故名。…[詳細] |
白蟬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原白蟬鎮政府駐地位于該社區,社區借鎮名為名。…[詳細] |
梓棉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社區位于梓棉場,社區遂以梓棉為名。2006年設立,沿用至今。…[詳細] |
上方寺村 | ~207 | 村莊 | 境內有上方寺,村以寺得名。1951年為10村,1955年為永存社,1980年地名普查為玉河公社上方寺大隊,1983年為玉河鄉上坊寺村,1992年命名為…[詳細] |
玉溪村 | ~212 | 村莊 | 取玉河溪水之意,得名玉溪。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玉溪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寶山村 | ~213 | 村莊 | 2020年天寶寨村、牛心山、白廟子合并,新村取“寶”、“山”二字得名寶山。…[詳細] |
長林村 | ~214 | 村莊 | 境內有古廟長林寺,村以寺得名。1951年為長林村,1953年為青龍社,1980年地名普查時為玉河公社長林寺大隊,1983年為玉河鄉長林寺村,1992年…[詳細] |
雨臺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雨臺山位于該村境內,村名借取山名為名。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雨臺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新和村 | ~216 | 村莊 | 指重新整合,新的組合的村落,取諧音新和。…[詳細] |
清溪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境內有清溪庵,村以庵得名。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清溪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圣諭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境內有圣諭祠,村以此得名圣諭。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圣諭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金蟬村 | ~219 | 村莊 | 諧音“金錢”,有得中高第的說法。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金蟬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廣興村 | ~220 | 村莊 | 2020年湖廣村、合興村合并,新村取“廣”“興”二字得名廣興。…[詳細] |
通遠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取通達高遠之意,得名通遠。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通遠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黎紅村 | ~222 | 村莊 | 2020年黎明村、紅廟村合并,取首字得名黎紅。…[詳細] |
光明村 | ~223 | 村莊 | 2020年光輝村、鶴鳴村合并,新村取“光”“鳴”二字得名光鳴,后取諧音為“光明”。…[詳細] |
鹽井村 | ~224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位于老地名鹽井壩境內,故名。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鹽井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以上方寺附近古鹽泉縣縣城遺址而得名。
基本介紹:
鹽泉鎮位于游仙區東南部,東依三臺縣,北臨梓潼縣,場鎮距離綿陽市區53公里,地形以淺丘為主,自然生態資源豐富,魏城河自北向南穿境而過。全鎮幅員面積109.88平方公里(玉河54.6,梓棉29.6,白蟬25.68)。現有總人口4.61萬人(玉河2.36萬人,梓棉1.2萬人,白蟬1.05萬人)。全鎮下轄14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居委會、270個村(居)民小組(玉河119個、梓棉76個、白蟬75個)。
2019年12月,按照全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需要,將原梓棉鎮、原白蟬鎮和原玉河鎮進行全面整合,重新組建為鹽泉鎮,鎮政府駐地設置在玉河社區。同時設立梓棉場、白蟬場,場所在地均設有場黨組織和便民服務中心。
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25日,綿陽市撤銷玉河鎮、梓棉鎮和白蟬鎮,合并設立鹽泉鎮,鹽泉鎮人民政府駐鹽泉鎮五圣街18號。
鹽泉鎮下轄白蟬社區、梓棉社區、玉河社區3個社區,玉溪村、寶山村、長林村、上方寺村、雨臺村、新和村、清溪村、圣諭村、金蟬村、鹽井村、光明村、通遠村、廣興村、黎紅村14個行政村。
據《綿陽市(縣級)志》記載:今鎮境內上方寺山下,在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時期先后為魏城縣、鹽泉縣治所。
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