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河街道 | 隸屬:新都區 |
區劃代碼:510114003 | 代碼前6位:51011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川A |
聯系電話:028-83909103 | 郵政編碼:610500 |
轄區面積:約22.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7106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新都區三河大道23號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互助社區 | ~002 | 主城區 | 互助社區地處新都區三河街道辦事處,東至蜀龍三期,南至天回路,西至川陜路,北至大件路,占地面積2.8平方公里。社區現有總戶數4750戶,總人口9650人…[詳細] |
江陵路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江陵路社區概況
江陵路社區位于三河主城區,是街道辦事處的所在地,幅員面積約4平方公里,轄區11個居民小組,黨員94人,總戶數3316戶(常住13…[詳細] |
花園社區 | ~004 | 主城區 | 花園社區概況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三河街道花園社區屬三河街道辦事處的一個平壩社區,社區由原來的花園村、愛國村、三河場社區合并而成。轄區南…[詳細] |
長龍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長龍社區基本概況
長龍社區自2010年由原三河街道大東社區、長龍社區合并組成。
現有居民小組22個,商品房住宅區…[詳細] |
回龍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回龍社區是我區較早建設的農民集中安置小區之一。建于2005年,占地面積275余畝,因熊貓基地生態及北部濕地公園建設,由三都村、凡陽村回龍村3個村拆遷安…[詳細] |
二臺子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二臺子社區基本情況
二臺子社區分別由原松柏社區、山秀社區、碑石堰社區等三個社區于2011年1月合并為一個社區。社區現有居民小組27個,…[詳細] |
五龍社區 | ~014 | 主城區 | 一、 社區人口人員情況
總戶數:818戶 總人數:2486人 低保戶6戶
黨員人數:74人 殘疾;46人 居民代表60人
議…[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場北馬鞍河干流與馬家碾河、唐家堰河三水匯一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三河街道地處“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腹地,位于成都北大門9公里處,北距新都6公里,東與成都市成華區相接,西與成都市金牛區緊鄰,成綿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寶成鐵路線、蜀龍大道、大件路、川陜公路縱貫全鎮。境內有風光旖旎的泥巴沱、物種豐富的成都市植物園、供觀賞和繁育為一體的成都市熊貓基地、景光獨特的白包寺與區內的升庵桂湖、寶光寺等勝跡交相輝映,是古今往來由陜入川必經的交通要道。街道幅員面積22.6平方公里,轄區14個社區,總人口3.3萬人。
作為成都市規劃的城區中心地帶,城北經濟走廊的黃金位置。如今,蜀龍路的開通,大件路的整治,北新干道的建設以及街道“五個區域”的打造,正帶動三河全面,快速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三河街道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三河街道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三河街道聯系電話:028-83909103
文化旅游:
四川南方絲綢之路博物館由四川大學負責展陳設計,中國工程院向仲懷院士作序的絲綢專業博物館。博物館以五大館藏為核心,傳承巴蜀幾千年絲綢文明之光,并秉承“弘揚絲綢文化、保護蜀錦、蜀繡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清代,屬成都縣。
民國初年,與天回同屬成都縣天成鄉。
1921年,天成鄉拆分為天回、三河兩鄉。
1952年4月,撤銷成都縣,三河鄉劃歸新都縣。
1993年,設三河鎮。
2004年,改三河街道,屬成都市新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