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達維鎮 | 隸屬:小金縣 |
區劃代碼:513227103 | 代碼前6位:51322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號:0837 | 郵政編碼:624200 |
轄區面積:約3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94人 |
人口密度:約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達維村 | ~200 | 鎮中心區 | 達維河流經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小地名為名,故名。…[詳細] |
冒水村 | ~201 | 村莊 | 冒水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小地名(冒水)為名,故名。…[詳細] |
夾金村 | ~203 | 村莊 | 夾金山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山名為名。…[詳細] |
膽扎村 | ~204 | 村莊 | 膽扎藏語意為陰山,故而得名膽扎村,故名。…[詳細] |
滴水村 | ~205 | 村莊 | 滴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鼓村 | ~207 | 村莊 | 此地形似一個大大的石鼓,故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達維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達維村得名。達維藏語意“石碉”,清代以前,當地藏族在聚居的村寨西側山巖山,修筑一座高達10丈,造工極其精巧的石碉,稱為“達雍”,漢語音譯“達維”。
基本介紹:
小金縣轄鄉。1952年置達維鄉,1958年改繼英公社,1978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374平方公里,人口0.4萬。轄達維、冒水、簡槽、夾金、膽扎、滴水、打滾坡、石鼓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蠶豆,兼產油菜子、馬鈴薯。鄉內的會師橋,是紅軍長征時一、四方面軍會師的地方,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達維鎮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鄉鎮(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古時候,屬鄂克什安撫司。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第一區,為署治所在地。
1951年,設達維鄉清匪委員會。
1952年,設達維鄉人民政府。
1954年,析日爾寨、四大安新置日爾鄉。
1958年,改為繼英公社。
1959年,日爾公社并入繼英公社。
1962年,析置日爾公社。
1982年,改為達維鄉。
2015年,撤銷達維鄉,設立達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