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豐村 | 隸屬:云龍鎮 |
區劃代碼:510521109239 | 代碼前6位:5105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106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轄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村民希望能過上五谷豐登的好日子,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云豐村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云豐村位于云龍鎮周圍,轄區面積9平方公里,轄區13個農業合作社,耕地總面積4128.82畝;2017年底我村共有農業戶籍1587戶,總人口6100人(其中:60歲以上常住人口1040人,16歲以下未成年人996人,有勞動能力人口4064人,黨員數99人),低保89戶108人;五保20戶20人;貧困戶70戶192人(其中:穩固脫貧29戶97人;鞏固脫貧28戶78人;政策兜底13戶17人)。我村共有十三個村民小組,由撤村并組的41個小生產隊組成,是云龍鎮小城鎮建設的鎮關村,納入場鎮規劃就有26個小生產隊,未進入場鎮規劃15個小生產隊(其中包括:云豐村2社原大田4隊,9隊;云豐村3社原大田5隊,10
歷史沿革:
民國初屬麟現鄉;1934年民國政府設云龍鄉,成立云豐村(在公社制時期更名為堰坎上大隊),屬云龍鄉;1958年實行公社制成立芭茅橋大隊、堰坎上大隊、大田大隊,屬云龍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芭茅橋村、堰坎上村、大田村,屬云龍鄉;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原云龍鄉、茅壩鄉、上坪鄉撤銷,新建云龍鎮,屬云龍鎮;2005年強村并組將芭茅橋村、堰坎上村和大田村合并,以堰坎上大隊原名“云豐”命名為云豐村,地名
周邊相關:
云豐村附近有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瀘州玉蟾山、百和高洞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瀘縣龍橋群、羅盤嘴墓群、蔣兆和流民圖石刻等旅游景點,有瀘州糯紅高粱、牛灘生姜、瀘縣青花椒、鳳凰蘿卜、瀘州葡萄仿、玄灘粉蒸泥鰍等特產,有瀘州雨壇彩龍、玄灘獅舞、瀘州雨壇彩龍、班打獅子、先市醬油釀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