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復興社區 | 隸屬:壽安鎮 |
區劃代碼:510115106074 | 代碼前6位:510115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13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境內有一個“復興寺”,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復興社區確定為第四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復興社區地處壽安鎮西部,地理位置優越,成青路、府通路貫穿其中,交通便捷;東鄰清水村,南鄰團結橋社區,西鄰金馬河,北鄰汪家灣社區,幅員面積約3.5平方公里。轄19個居民小組,共有農戶1200多戶,常住人口約3800多人,黨員134人。復興社區有金河陽光苑小區一個,社區醫院、幼兒園等配套設施完善;轄區內共有法人單位8家,具有一定規模。社區居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花木種植銷售,種植面積達95%以上;2013年居民人均收入為15000元。
2012年復興社區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復興綜合體、開設了七彩陽光工作站,為我社區居民帶來了豐富多彩、便捷舒適的生活。2014年復興社區協壽安鎮婦聯創辦了錦華
信息來源:成都市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
歷史沿革:
1950年10月廢通順鄉舊保建復興村。
1956年11月并入慶云村。
1958年9月改為通平人民公社慶云管區。
1962年3月從慶云管區分出置復興大隊。
1984年3月改為復興村。
2005年3月建設村并入復興村。
2007年6月28日撤銷復興、慶云村建制,設立復興社區至今。
周邊相關:
復興社區附近有幸福田園、國色天鄉樂園、壽安花木編藝公園、芙蓉古城、中國泰迪熊博物館、成都星期8小鎮等旅游景點,有溫江大蒜、溫江醬油、韓包子、全興大曲、串串香、溫江酥糖等特產,有成都糖畫、川派盆景技藝、川派盆景盤扎技藝、溫江滴窩油釀造技藝、蛾蛾燈、永盛牛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