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江鎮 | 隸屬:旺蒼縣 |
區劃代碼:510821108 | 代碼前6位:5108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H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200 |
轄區面積:約3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429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旺蒼縣三江鎮三江壩社區新興路 44號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江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駐地位于三江壩,居民在此聚居形成較大聚落,故名三江壩社區。…[詳細] |
石洞溝社區 | ~002 | 村莊 | 境內有“石洞溝”,群眾在此聚居形成聚落,故名石洞溝社區。…[詳細] |
碗廠河社區 | ~003 | 村莊 | 駐地有碗廠河,群眾在此聚居形成較大聚落,在此成立社區,故名碗廠河社區。…[詳細] |
戰旗村 | ~200 | 村莊 | 1958年命名為“戰旗”,意為:高舉戰斗的革命大旗,村沿用舊名。戰旗村。…[詳細] |
三江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駐地臨靠三江河,村民沿河聚居,故名三江村。…[詳細] |
花園村 | ~204 | 村莊 | 意境內小地名花園里。農業合作化時期叫花園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花園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花園村,建立村民委員會,屬竟成鄉;1992年9月…[詳細] |
厚壩村 | ~205 | 村莊 | 駐地坐落在后壩,村民在此聚居形成聚落,取其諧音,故名厚壩村。…[詳細] |
下石村 | ~208 | 村莊 | 駐地位于下石坡,村民在此聚居形成聚落,故名下石村。…[詳細] |
大旗村 | ~210 | 村莊 | 境內有大旗山,山峰像一面旗幟,在當地較為有名。大旗村。…[詳細] |
桃紅村 | ~212 | 村莊 | 取此地小地名桃紅院之“桃紅”為村名。合作化時期叫桃紅農業社;人民公社建立后改為桃紅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桃紅村,建立村民委員會,屬竟成鄉;1992…[詳細] |
分水村 | ~213 | 村莊 | 駐地位于“分水嶺”,村民在此聚居形成較大聚落,取分水二字,故名分水村。…[詳細] |
聯盟村 | ~214 | 村莊 | 取工農聯盟融合發展之意,故名聯盟村。1952年成立勝利村;1955年改為聯盟村;1958年公社化后,屬于北水耕作區;1962年命名聯盟大隊;1984年…[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政府駐地位于厚壩河、碗廠河、樟木樹河三水匯合處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三江鎮位于旺蒼縣東部,地處厚壩河、碗廠河、樟木樹河三水交匯處,故名“三江”鎮。與縣境內的普濟、五權和巴中市南江縣的樂壩、長赤、天池等鄉鎮接壤,距縣城30公里,成巴鐵路、國道542線公路、縣道南環公路穿境而過,是旺蒼縣東翼重鎮、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集散中心。鎮域幅員面積121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戶籍人口7062戶24716人,常住人口3萬余人。設有中小學各1所、幼兒園7所,村小2所,中心衛生院1所,中心敬老院1處。耕地面積1.2萬畝, 林地面積10.69萬畝,森林覆蓋率65.5%。集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人。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黃茶產業園1100畝,綠茶1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三江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明清屬高城堡。
1912年為高城鄉,隸廣元縣城團區治。
1933年6月紅軍于鎮境置第一(普子嶺)蘇區。
1935年置高城聯堡治后壩村境。
1940年以高城聯堡置后壩鄉。
1945年由后壩鄉改為竟成鄉。
1950年改屬普濟區。
1951年分鄉北置大兩鄉。
1952年又分竟成鄉東境置分水鄉,鄉西南境置三江鄉。
1958年撤分水鄉并入竟成鄉,為縣直屬。
同年為竟成人民公社。
1961年屬普濟區。
1984設竟成鄉。
1992年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