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兩河口鎮 | 隸屬:通江縣 |
區劃代碼:511921116 | 代碼前6位:5119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Y |
長途區號:0827 | 郵政編碼:636700 |
轄區面積:約10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53人 |
人口密度:約5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兩河口村 | ~200 | 鎮中心區 | 該村位于兩省交界處的河溝口,得名兩河口,故名。…[詳細] |
柏林包村 | ~201 | 村莊 | 因該村山包上柏樹較多,故名。1951年為兩河口鄉四村,1958年為兩河口四大隊,1969年為兩河口鄉管理委員會四管理區,1983年為兩河口鄉柏林村七組…[詳細] |
二里壩村 | ~202 | 村莊 | 該村有一長約二里的田壩,故名。1951年建立工農鄉,叫梓荊壩村,1958年為兩河口公社叫梓荊壩大隊,1967年更名為一大隊,1984年為二里壩村,20…[詳細] |
龍頭寨村 | ~203 | 村莊 | 因該村境內有一山形似龍頭,且早年在上面建過山寨,故名。…[詳細] |
木諾槽村 | ~205 | 村莊 | 因該村位于山溝內一小坪壩上,早年山上采伐的木料全部諾積于此,故名。…[詳細] |
三官廟村 | ~207 | 村莊 | 因該村早年建有供奉天、地、水府三神的寺廟,故名。…[詳細] |
長坡村 | ~209 | 村莊 | 該村有一山坡很長,得名長坡村,故名。1951年建立檬壩鄉為長坡村。1958年改名為一大隊,1981年改名為長坡大隊,1984年更名為長坡村。2005年…[詳細] |
鞍子村 | ~210 | 村莊 | 境內有形似馬鞍的山,故名。1951年建檬壩鄉為二村,1958年改為二大隊,1969年為長星大隊,1981年改為鞍子大隊,1984年更名為鞍子村,200…[詳細] |
白玉村 | ~211 | 村莊 | 因該村境內合作化時有白玉合作社,故名。1951年建鄉時為三村,1958年成立為三大隊,1981年為白玉大隊,1984年更名為白玉村,2005年撤鄉并鎮…[詳細] |
地名由來:
兩河口鎮因位于兩條河的交匯處而得名。
基本介紹:
通江縣轄鄉。1951年置河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兩河口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90公里。面積109.8平方公里,人口0.6萬。轄兩河口、二里壩、青樹埡、三官廟、柏林包、龍頭寨、木諾槽、小南山、魯家坪9個村委會。有以加工、釀造、運輸為主的鄉鎮企業。農業主產玉米、水稻、小麥。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兩河口鎮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鄉鎮(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紅軍入川后,設兩河口鄉蘇維埃政府。
1951年,設兩河口鄉。
1958年,兩河口鄉改為兩河口公社。
1984年,由兩河口公社改為兩河口鄉。
2005年5月,檬壩鄉并入兩河口鄉。
2016年,由兩河口鄉改為兩河口鎮。
區劃: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兩河口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