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生巴村 | 隸屬:正科鄉 |
區劃代碼:513332202207 | 代碼前6位:51333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35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藏語,意為“格薩爾王一大臣之名”。
基本介紹:
生巴村位于鄉政府西北方金沙江畔,與西藏隔江相望,距鄉政府3公里,平均海拔3350米,屬高原河谷氣候,相對于高原面來說,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降水較多,與東部地區相比,氣溫低,降水少。生巴村以種植業支柱產業,盛產青稞、豌豆、冬麥等糧食,是石渠縣糧食產量較高的村。家畜主要以牛、羊、馬為主。蟲草、貝母、鹿茸、麝香等野生植物藥材。珍稀動物有白唇鹿、雪豹、黑頸鶴丹頂鶴,還有鹿、盤羊、狐貍等。我村地處金沙江邊,以天然草地生態系統為主要生態屏障,構成了草原生態環境的廣泛發育基礎。更是野生動物的棲息之地。
生巴村與然足村、娘巴村、曲德村、更生村、許巴村、甲松村、更薩村、普巴村、正科村、正通村、鐘青村、下拉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84年新建行政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生巴村附近有色須部落文化旅游景區、真達神鹿谷旅游景區、鄧瑪濕地旅游景區、巴格嘛呢石經墻、松格瑪尼石經城、松格嘛呢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石渠人參果、石渠藏系綿羊、石渠白菌、鄧柯枸杞、石渠風干牦牛肉、石渠紅景天等特產,有尼呷賽馬會、巴塘弦子舞、瑪達咪山歌、丹巴藏戲、德格藏文書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