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丹達村 | 隸屬:洛須鎮 |
區劃代碼:513332101208 | 代碼前6位:51333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35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43.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2人 |
人口密度:約6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根據藏語音譯命名,意為“山腳”,該村居住在山腳下。
基本介紹:
丹達村地處洛須鎮北部,村委會駐地丹達自然村。其管轄范圍東至呷及果,南至巴后果,西至生根郎中,北至白瑪神山。總面積為43.37平方公里。全村69戶262人。具有豐厚的民族文化,全村以種植青稞、小麥為主,此外,藏民族舞蹈、繪畫、雕刻等貫穿于人民的生產生活中。丹達村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有棕熊、野豬、獐子、狼等野生動物以及冬蟲夏草、大黃、貝母、蒲公英等名貴中藏藥材。
丹達村與俄巴納村、納扎村、更沙村、洛須龍村、拉空龍村、溫拖村、洛須社區、呷坡村、昌拖村、麻呷村、然日村、格巴村、仲沙村、卡洛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84年3月1日得名沿用至今。
自得名后,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丹達村附近有色須部落文化旅游景區、真達神鹿谷旅游景區、鄧瑪濕地旅游景區、巴格嘛呢石經墻、松格瑪尼石經城、松格嘛呢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石渠人參果、石渠藏系綿羊、石渠白菌、鄧柯枸杞、石渠風干牦牛肉、石渠紅景天等特產,有尼呷賽馬會、巴塘弦子舞、瑪達咪山歌、丹巴藏戲、德格藏文書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