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師古鎮 | 隸屬:什邡市 |
區劃代碼:510682120 | 代碼前6位:51068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500 |
轄區面積:約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鹽市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師古鎮鹽市街社區成立于2004年12月,位于師古場鎮中上段,東面與回龍社區接壤,北面與虎林村接壤。轄區總面積1.3平方公里。
社區轄區內總人口2…[詳細] |
回龍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師古鎮回龍社區成立于2004年12月,位于師古鎮場鎮中下段,東面與紅豆樹村接壤,南面與師古村相交,西面為鹽市街社區為鄰,北面與洛陽村相接,轄區面積約1…[詳細] |
師古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境內有清代農學家張宗法(字師古)墓,故名。…[詳細] |
清泉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師古鎮清泉村地處師古鎮西北面,東靠師古鎮虎林村,北靠洛水鎮白虎頭村,西靠師古鎮思源村,整個轄區3.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3367畝,總人口:399…[詳細] |
虎林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師古鎮虎林村坐落在師古鎮西北部,幅員面積約0.4平方公里。虎林村下屬19個組,總人口2810人,總戶數1052戶,其中男性約占52%,女性約占48%。…[詳細] |
共和村 | ~204 | 村莊 | 一、共和村基本情況
共和村人口:3407人,戶數:1429戶,耕地面積: 3229 畝;黨小組數:17個,黨員人數:118人;20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詳細] |
紅豆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位于師古鎮東部的紅豆村,是典型的什邡傳統產業,以種植煙葉為單一的產業模式,缺少變化,也導致經濟沒有明顯的突破點,村民收入一般。
在災后重建過程中,紅…[詳細] |
大泉坑村 | ~208 | 村莊 | 一、大泉坑村基本情況 大泉坑村人口:2855人,戶數:1316戶,耕地面積: 2679.23 畝;黨小組數:6個,黨員人數:130人;2017年農民人…[詳細] |
思源村 | ~209 | 村莊 | 思源村位于什邡市以西15公里,轄24個村民小組,農戶1608戶、人口4068人、黨員132人、共有21個黨小組,勞動力2495人、土地面積4223.2…[詳細] |
蘇家橋村 | ~210 | 村莊 | 師古鎮蘇家橋村地處師古鎮東北面,東靠師古鎮洛陽村,北靠洛水鎮家靈村,西靠師古鎮虎林村,整個轄區3.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3581畝,總人口:409…[詳細] |
雙安村 | ~212 | 村莊 | 雙安村人口:2364人,戶數:885戶,耕地面積:2241.62畝;黨小組數:17個,黨員人數:116人;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6元。共有集…[詳細] |
九里埂村 | ~213 | 村莊 | 九里埂村位于師古鎮西南方,與彭州市紅巖鎮交界,有耕地3315畝,轄22個村民小組,農戶1168戶,人口3218人,有11個黨小組107名黨員。以農業種…[詳細] |
地名由來:
為紀念出生在本鎮師古村的清代農學家,中國有機農業鼻祖,《三農紀》《正情說》作者張宗法(字師古),故名。
張宗法 [生卒]?-? [籍貫]什邡縣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三農記>,<正情說> [小傳] 少勤學,博聞強記。善為文,尤工草書,人得尺幅常珍藏之。然性孤傲,淡于仕進,以居家讀書著述自娛。卒年八十余歲…… 張宗法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師古鎮位于中國四川省什邡市西北部,距什邡市區12公里,距省會成都市65公里,省道彭什路,縣道永馬路縱橫交錯。師古鎮幅員面積48平方公里,平均氣溫15.9℃,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無霜日300天,日照時為121257個小時,平均海拔560米。屬國家級重點小集鎮。
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中,因徐家場距東之什邡、西南之彭縣較遠,周圍之場鎮亦稀,當時入蜀移民便在這一代插地墾荒。入蜀的徐姓老人,在插地的沉犀水(洛水支流)河邊搭棚開店。因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出產豐富,移民逐漸增加,貨物交往增多,商業日趨繁榮。當初在離徐家幺店子不遠,有一座白衣庵。以后,移民在此為崇祀桑梓大神,相繼約建廟宇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師古鎮榜上有名,位列第83名。
2023年9月,2023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師古鎮位列第84。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師古鎮位列第85位。
2022年6月,師古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
2022年2月,師古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城市化發展區)。
2021年11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師古鎮為四川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師古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師古鎮位列第942名。
2020年9月,師古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90位。
歷史沿革:
明屬李村。
清初屬新安鄉(甘村)。
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第五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二區一聯保,為二區區署駐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云西鎮(無建制)、四平鄉。
1950年,屬第四區。
1952年,設云西鎮和洛陽、白蠟、九鄉、民主4鄉。
1958年8月,1鎮、4鄉合并為前鋒公社。
1958年11月,析置云西、民主2公社。
1963年,設云西鎮。
1970年,云西鎮并入云西公社。
1980
區劃: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師古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