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色達縣 | 隸屬:甘孜州 |
區(qū)劃代碼:513333 | 代碼前6位:513333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qū)號:0836 | 郵政編碼:626600 |
轄區(qū)面積:約9332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6.47萬人 |
人口密度:約7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色柯鎮(zhèn) | |
下轄地區(qū):5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色柯鎮(zhèn) | 1.38萬人 | 904.84km2 | 色柯鎮(zhèn)是色達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位于色達縣東南方向,距離縣城約1公里,平均海拔為3903.9米,總面積為904.84平方公里,鎮(zhèn)政府駐色塘。色柯鎮(zhèn)…[詳細] |
翁達鎮(zhèn) | 2032人 | 257.2km2 | 翁達鎮(zhèn)位于色達縣東南方向,距縣城83公里,距爐霍縣城71公里,是色達縣的東大門,屬半農半牧地區(qū),全鎮(zhèn)平均海拔為3320米,東經(jīng)100.73,北緯31.…[詳細] |
洛若鎮(zhèn) | 1131人 | 486.22km2 | 洛若鎮(zhèn)位于縣城東南部,距離縣城20公里,平均海拔3750米,面積486.2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場面積57萬余畝,森林面積687公頃,屬純牧業(yè)鄉(xiāng)鎮(zhèn)。全鎮(zhèn)…[詳細] |
泥朵鎮(zhèn) | 4817人 | 577.88km2 | 泥朵鎮(zhèn)位于色達縣西北部,與兩省三縣交匯處,距色達縣135公里,總面積577.88平方公里,總人口1029戶,565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33戶,13…[詳細] |
甲學鎮(zhèn) | 2106人 | 333.2km2 | 甲學鎮(zhèn)位于色達縣東南部。鄉(xiāng)政府駐地距縣城101公里,屬半農半牧地區(qū)。全鎮(zhèn)平均海拔為3200米,幅員面積33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79.21畝,退…[詳細] |
克果鄉(xiāng) | 2590人 | 561km2 | 克果鄉(xiāng)位于色達縣西北方,距縣城約83公里,海拔3840米,地形為高原丘陵,年平均氣溫0.16℃以下,屬純牧業(yè)鄉(xiāng)。全鄉(xiāng)總面積約561平方公里,轄澤西一村…[詳細] |
然充鄉(xiāng) | 3292人 | 830.38km2 | 然充鄉(xiāng)位于色達縣城西南偏西方向,與兩縣、六鄉(xiāng)接壤,距縣城128公里,全鄉(xiāng)幅員面積約830.3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為3752米,屬高山高原氣候,可利用草…[詳細] |
康勒鄉(xiāng) | 2744人 | 340.8km2 | 康勒鄉(xiāng)位于色達縣城以西62公里,與克果鄉(xiāng)和大澤鄉(xiāng)接壤,海拔3740米,屬高山草甸地貌;全鄉(xiāng)面積340.8平方公里。下轄七個行政村和一座寧瑪派寺廟,屬純…[詳細] |
大章鄉(xiāng) | 3026人 | 807.2km2 | 色達縣轄鄉(xiāng)。1960年置大章鄉(xiāng),1974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95公里。面積807.2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嗄志瑪、打西貢…[詳細] |
大則鄉(xiāng) | 3586人 | 489.25km2 | 大則鄉(xiāng)位于色達縣西南方,鄉(xiāng)政府駐地厚門村,距縣城約44公里,海拔3880米,年均氣溫0.16℃以下,屬純牧業(yè)鄉(xiāng)。全鄉(xiāng)總面積約489.25平方公里,轄瑪…[詳細] |
亞龍鄉(xiāng) | 3303人 | 315.15km2 | 亞龍鄉(xiāng)位于色達縣城西南方向,距縣城20公里,平均海拔4162米,年平均氣溫-5℃,全年霜凍時間長;幅員面積315.15平方公里,全鄉(xiāng)792戶3303人…[詳細] |
塔子鄉(xiāng) | 3214人 | 674.7km2 | 塔子鄉(xiāng)位于色達縣西南方向,毗鄰我州爐霍、甘孜兩縣和我縣大則、亞龍、色柯、洛若、霍西等5個鄉(xiāng)鎮(zhèn),距縣城29公里,平均海拔3960米,總面積674.7平方…[詳細] |
年龍鄉(xiāng) | 2909人 | 751.5km2 | 年龍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9公里,從北到西分別與青海省班瑪縣,阿壩州壤塘縣,我縣洛若鄉(xiāng)、色柯鎮(zhèn)接壤,位于兩省三州三縣交匯處,面積751.5平方公里…[詳細] |
霍西鄉(xiāng) | 5075人 | 1099.2km2 | 霍西鄉(xiāng)位于色達縣東南部,1959建置,距離縣城42公里,平均海拔3640米,幅員面積1099.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場面積99.76萬畝,森林面積81.…[詳細] |
旭日鄉(xiāng) | 2455人 | 248.38km2 | 旭日鄉(xiāng)位于色達縣東南方向,距縣城63公里,是色達縣重點貧困鄉(xiāng)之一, 1958年設鄉(xiāng),1973年改為公社,1983年復鄉(xiāng),旭日鄉(xiāng)黨委政府成立于1960年…[詳細] |
楊各鄉(xiāng) | 2604人 | 132.6km2 | 楊各鄉(xiāng)位于縣城東南部,距縣城71公里,屬色達縣色爾壩半農半牧區(qū),海拔3540米,幅員面積132.6平方公里,鄉(xiāng)域內有七個行政村,四座寺廟。全鄉(xiāng)共541…[詳細] |
地名由來:
經(jīng)考證,主要因早年曾在色塘發(fā)現(xiàn)一馬形黃金而得名,故有“金馬”之稱。
基本介紹:
色達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甘孜藏自治州西北部,北緯31°38′-33°20′,東經(jīng)98°48′-101°00′。地處兩。ㄋ拇、青海)三州(本省的阿壩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六縣(阿壩的壤塘、本州的甘孜、爐霍、石渠,果洛州的達日、班瑪)結合部,東鄰阿壩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北與青海省班瑪、達日兩縣接壤,西、南海拔4127米,轄4區(qū)2鎮(zhèn)15鄉(xiāng)、66個行政村。
全縣平均海拔3893米,幅員面積9338.98平方公里,南部色爾壩區(qū)地屬河谷臺地,分布有少量耕地,宜農宜牧,余區(qū)皆為純牧業(yè)區(qū)。全縣2002年7960戶,36167人,其中:藏族34513人,占95.7%,其余有漢、回、羌、蒙等民族。20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交通運輸部、農業(yè)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命名色達縣為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4年1月,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
2023年11月,色達縣被評定為第二批四川省鄉(xiāng)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
2022年11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命名色達縣為第六批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
2022年11月,色達縣被確定為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chuàng)建單位。
2022年1月,色達縣被決定為第一批四川省省級生態(tài)縣。
2022年1月,色達縣被評定為2021年度甘孜州鄉(xiāng)村振興先進縣(鎮(zhèn))。
2021年8月,色達縣被確定為國家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7月,色達縣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格薩爾文化藝術)。
歷史沿革:
色達歷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類繁衍生息于此,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當?shù)厝朔Q“阿嘎洛麥”即猿人之意。
他們游牧的區(qū)域包括今色達大片草原。
唐為吐蕃,宋元因之,屬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帥府。
明為烏斯藏據(jù),屬朵甘行都指揮使司轄區(qū)。
明末,瓦修骨系一部遷于色達杜柯,游牧于色柯上游。
清時康區(qū)改土歸流,趙爾豐多次札諭色達歸誠未遂,故清朝視為“野番”居地。
民國時期無變化。
1952年8
區(qū)劃: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