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德街社區 | 隸屬:同德鎮 |
區劃代碼:510411104001 | 代碼前6位:51041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D |
長途區號:0812 | 郵政編碼:617061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1949年前,此地處川、滇邊界,街為兩省共管。兩地百姓時常發生糾紛,取和睦相處、同德同心更名。同德。
基本介紹:
同德街社區位于同德鎮中心,分別與馬拉所社村、共和村接壤。社區成立于1989年9月,轄區占地1平方公里,下設2個居民小組,總戶數586戶,常住人口1225人,流動人口179人。設有1個黨支部,成立于2003年5月,黨員人數45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00元。同德街社區社區居委會辦公樓共三層約700平方米,辦公區500平方米。轄區內設派出所、銀行、市場監督管理所、烈士陵園、學校、法院、衛生院、農貿市場、超市等,基礎設施配套相對完善,居民生活便利。社區先后被評為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市級平安和諧社區、區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社區。近年來,同德街社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
歷史沿革:
1987年3月同德鄉隨市更名為攀枝花市仁和區同德鄉,1989年成立同德鄉居委會;1996年8月經四川省人民鎮府批準,同德鄉改為鎮建制,成立同德鎮居委會;2001年6月合鄉并鎮更名同德街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同德街社區附近有迤沙拉景區、板橋旅游新村、立新旅游新村旅游景區、班莊旅游新村旅游景區、仁和公園、混撒拉旅游新村等旅游景點,有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中壩草莓、攀西大田石榴、羊耳雞塔、辣子田螺等特產,有皮雕皮革工藝、笮山鍋莊、傈僳族婚禮、苗族繃鼓儀式、苗族斗釜歌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同德鎮·同德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