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響巖鎮 | 隸屬:平武縣 |
區劃代碼:510727103 | 代碼前6位:51072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550 |
轄區面積:約1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091人 |
人口密度:約3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響巖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響巖社區地處響巖鎮政府所在地的場鎮,下轄4個居民小組,共658戶,1396人,勞動力704人,外出務工362人。現享受低保共12戶,20人包括殘疾低保…[詳細] |
涪江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涪江村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0.2公里,下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業人口374戶,937人,勞動力635人,外出務工408人。耕地面積49畝,林地面…[詳細] |
清水村 | ~202 | 村莊 | 清水村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下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業人口369戶,1190人,外出務工102人。耕地面積690畝,林地面積6000畝。…[詳細] |
鶴亭村 | ~203 | 村莊 | 鶴亭村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有9個村民小組,217戶,635人,勞動力429人,實有耕地面積277余畝,退耕還林面積1975余畝,林地面積:12368畝…[詳細] |
大水村 | ~204 | 村莊 | 大水村距離響巖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全村共271戶,719人,勞動力568人,外出務工163人。耕地面積1441.4畝、林地面積1…[詳細] |
青山村 | ~205 | 村莊 | 青山村距離縣城50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業人口232戶,747人,勞動力435人,外出務工288人。耕地面積188…[詳細] |
中峰村 | ~207 | 村莊 | 中峰村距離響巖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下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167戶,447人,勞動力350人,外出務工126人。耕地面積1818畝、林地面積5400畝…[詳細] |
大田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大田村距響巖鎮政府0.8公里,緊鄰鎮人民政府駐地,全村共7個村民小組,333戶,927人,共有耕地面積123畝,人均0.13畝,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9…[詳細] |
三橋村 | ~211 | 村莊 | 三橋村距離響巖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全村共388戶,1244人,勞動力760人,外出務工680人。耕地面積1059.11畝、林地面積…[詳細] |
同心村 | ~212 | 村莊 | 同心村距離響巖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全村共134戶,432人,勞動力256人,外出務工123人。耕地面積462畝、林地面積46566…[詳細] |
雙鳳村 | ~213 | 村莊 | 雙鳳村距離響巖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下轄4個村民小組,全村共74戶,245人,勞動力60人,外出務工53人。耕地面積1517畝、林地面積61893畝。…[詳細] |
地名由來:
唐《元和郡縣志》記為“響崖山”。因山上有飛泉,觸石回聲鳴響山谷而得名。又稱響巖壩。
基本介紹:
響巖鎮位于平武縣東南,東經104°41′51.18″~ 104°53′55.38″,北緯31°59′37.04″~32°10′23.72″。地處涪江干流片區和清漪江片區的交匯點,東、南臨江油,西接平通鎮,北界江油關鎮。九環東線貫穿全境,北距平武縣城65公里,南距江油市中區53公里,距綿陽市區101公里。全鎮幅員面積240平方公里。
響巖鎮轄同心、鶴亭、中峰、青山、清水、雙鳳、涪江、大田、大水、三橋村共10個行政村,1個社區,64個村(居)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317戶10298人。自古就是茶馬古道和北上出川入藏交通要道的響巖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鎮位于全縣規劃的“沿江40萬畝鄉村振
榮譽排行:
2022年4月,響巖鎮被確定為四川省第三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社區服務項目化”試點)。
2017年12月,四川省文明辦授予響巖鎮第四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清設響巖壩、煽鐵鉤2鄉團。
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響煽團練公所。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建響巖壩鄉蘇維埃。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第二區和響煽聯保。
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并人南壩鎮。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響巖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