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榮華村 | 隸屬:豆叩羌族鄉 |
區劃代碼:510727216211 | 代碼前6位:51072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55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9.47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解放后,該地為榮華公社所在地,村民遂借取“榮華”為名,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榮華村入選2020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榮華村距離縣城62公里;距離豆叩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業人口213戶,670人,勞動力362人,外出務工197人。轄區面積9.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80余畝,林地面積12050畝。有農業專業合作社2個。現有低保戶32戶、74人,五保人口3戶、3人。村境內山高谷峽,溝狹路窄,是典型的大山地貌。受“5.12”地震以及連年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影響,道路、橋梁建設成本較高,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脆弱,制約全面實現小康的瓶頸仍然存在。 2014年,全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113人,貧困發生率為16.35%。2014年脫貧4戶9人,新生1人,死亡4人;2015年脫貧5戶24
歷史沿革:
原名李家壩,屬原榮華鄉,榮華在明、清時是白草番人聚居地,清朝時設李家壩鄉團與時興場,1929年隸屬徐馬李團練公所,1935年4-6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境內建李家壩村蘇維埃,1936年隸徐馬李聯保,1940年隸徐田鄉,1942年隸徐塘鄉,1950年屬李家鄉,1951年析出徐塘鄉,1956年2月徐塘鄉并入,1958年成立李家人民公社于油榨鋪,為李家壩大隊,1961年李家公社遷至李家壩,1981年更名為榮
周邊相關:
榮華村附近有平武報恩寺、平武印象梅林景區、白馬風情、小河溝自然保護區、虎牙大峽谷、虎牙藏族鄉等旅游景點,有平武黃牛、平武中蜂、平武大紅公雞、平武厚樸、平武果梅、平武天麻等特產,有跳曹蓋、羌族碉樓營造技藝(平武)、四川手工剪紙(平武剪紙)、白馬藏人蜂蜜酒制作工藝、白馬風俗、白馬藏人咂酒制作工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豆叩羌族鄉·榮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