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鹿場社區 | 隸屬:白鹿鎮 |
區劃代碼:510182121001 | 代碼前6位:51018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93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指其地處白鹿山麓、白鹿河畔,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白鹿場社區入選2020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白鹿鎮白鹿場社區距彭州市城區30公里,南與通濟鎮相連,北和什邡市相接,西與新興鎮鎮接壤,全村幅員面積約3平方公里,耕地畝,10個農業合作社,1個居民小組,居民622戶,正住人口1731人(“5.12”大地震受災人口為1650人)。
白鹿場社區屬典型的川西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全年無霜期達300天,降雨量960mm,年平均氣溫14.5—15.8℃,年日照時間在1100—1400小時,空氣濕度大,通常在80%左右,盛產黃連、核桃、銀杏樹、金黃橘子、獼猴桃、毛葉山桐子等。白鹿場社區交通便利,彭什公路貫穿全境;灌溉方便。
白鹿場社區2004年被政府確立先
歷史沿革:
清初建場,又名河壩場。
嘉慶版及光緒版《彭縣志》有記載;原一大隊于1981年改金橋大隊;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沿用白鹿場、金橋大隊,當時屬白鹿公社;1983年改金橋村,屬白鹿鄉;2004年,白鹿場街村更名白鹿場社區;2006年,金橋村并入白鹿場社區。
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水觀村、回水村與白鹿場社區合并設立白鹿場社區;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彭府函【2020】66號。
周邊相關:
白鹿場社區附近有彭州丹景山風景區、寶山旅游景區、白鹿音樂旅游景區、彭州九峰山風景名勝區、龍門山風景名勝區、中華蝴蝶生態城等旅游景點,有彭州萵筍、彭州大蒜、九尺板鴨、彭州川芎、桂花陶瓷、滴油水餃等特產,有彭縣肥酒釀造技藝、桂花土陶傳統制作技藝、軍屯鍋魁制作技藝、川劇圍鼓、鬧年鑼鼓、天彭牡丹花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