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赤城鎮 | 隸屬:蓬溪縣 |
區劃代碼:510921100 | 代碼前6位:5109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J |
長途區號:0825 | 郵政編碼:629100 |
轄區面積:約8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55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中河街79號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北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2003年成立社區時,原南街居委會和北街居委會合并,新社區取“南”“北”二字,故名。…[詳細] |
東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社區位于縣城東街內,故名。建國后為蓬溪縣城關鎮第三居委會,2003年6月成立社區更名為蓬溪縣赤城鎮東街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詳細] |
上河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社區轄區穿城而過的芝溪河上段,故名。2003年由城關鎮一、二、三居委會合并成立上河街社區居民委員會,現隸屬蓬溪縣赤城鎮人民政府。…[詳細] |
中河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該地位于芝溪河的中端,故稱此名,故名。…[詳細] |
下河街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因該地位于芝溪河的下端,故稱此名,故名。…[詳細] |
西街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社區境內街道以西街為主,遂借取西街為名。…[詳細] |
順東街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社區內有一條順東街,借取街道名為名。2006年前屬赤城鎮屏風村管理,2006年新建金信花園A、B、C區、錦繡陽光城,新建街道取名為順東街,2011年成…[詳細] |
玉泉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轄區內有一條玉泉街,故稱此名。2010年12月由南北街社區劃分成立玉泉社區為赤城鎮管轄至今。…[詳細] |
油坊溝社區 | ~012 | 鎮中心區 | 早年間此地有榨油的作坊,故名。2010年12月以前,該地段由中河街社區和下河街社區共同管理,2012年12月以后由油坊溝社區管理至今。…[詳細] |
濱湖社區 | ~013 | 鎮中心區 | 因該地靠近赤城湖,故稱此名。于2010年12月成立濱湖社區居民委員會,屬赤城鎮管轄至今。…[詳細] |
下東社區 | ~014 | 鎮中心區 | 下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屏風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村內有一座大山,叫屏風山,村名遂借取山名為名。…[詳細] |
蓮珠橋村 | ~201 | 村莊 | 蓮珠橋村依托生態工程,大力植樹造林,綠化荒山荒坡,森林覆蓋率達到45.2%,先后獲得“四川省綠化示范村”、“四川省農業生態園區”等榮譽稱號。
該…[詳細] |
大石橋村 | ~202 | 村莊 | 此地早年間修建有一座大石橋,故名。解放初曾屬城關區管轄,1961年成立了人民公社為城郊公社四大隊,后成立辦事處為魚泉四村,后撤辦事處并鎮為赤城鎮大石橋…[詳細] |
福光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因光緒年間,白塔寺一和尚,在本處修建一座廟子,取名佛光寺,諧音福光,故名。…[詳細] |
唐家溝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居住的人多為唐姓,故名。1984年為唐家溝村至2003年11月合村并組命名為唐家溝村,由來龍村合并。…[詳細] |
長發店村 | ~209 | 村莊 | 相傳有位李姓外科名醫李長發在此開店,遠近聞名。…[詳細] |
下店子村 | ~210 | 村莊 | 早年間商貿不發達,村鎮上少有商鋪,在境內芝溪河下游處正好有一家店鋪,故名。…[詳細] |
周家店村 | ~212 | 村莊 | 此地曾為周姓人家開設過一間店鋪,故稱此名。…[詳細] |
長興村 | ~213 | 村莊 | 在很早以前這個地方有很多鹽井,該村有一處燒鹽的灶名叫長興灶,村遂以灶名為名。…[詳細] |
涼風埡村 | ~214 | 村莊 | 境內埡口處常年吹風,夏天尤為涼爽,故名。…[詳細] |
禹城村 | ~215 | 村莊 | 境內有座香城寺,建成時報表人把“香”字誤寫成“禹”,故名。…[詳細] |
金仙村 | ~216 | 村莊 | 境內有一廟宇為金仙廟,故名。1958年為城西鄉人民公社二大隊屬城關區附西鄉管,1984年為赤城鎮金仙村屬赤城鎮管轄至今。于2013年與二號橋村合并為金…[詳細] |
白毛溝村 | ~217 | 村莊 | 早年間此地農民家家戶戶都從事手工粉條制作,每當粉絲飄揚時像雪白絲毛,故名。…[詳細] |
五雷寨村 | ~218 | 村莊 | 從前有一個叫烏老爺的幫會,到處見男、女、老、幼都殺,搶東西,人們聽到這個事情,組織人員在一座大山上修了一個寨子,并修建了5個寨門,搬了很多石頭上山,當…[詳細] |
響堂溝村 | ~219 | 村莊 | 據傳早年間此地有一衙門,官吏在此升堂辦案,升堂日人多嘈雜,遠遠就能聽到,故名。…[詳細] |
兩河口村 | ~220 | 村莊 | 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建村時,依河而建,恰好有兩條河在北交匯成一條河,本村處在兩河的交匯處,故名。…[詳細] |
水口村 | ~221 | 村莊 | 村中有座水口廟,故命為水口村,故名。1950年建鄉村政權時改為水口村,1958年公社化初期為一管區,1962年改為一大隊,1983年改為水口村村民委員…[詳細] |
長青村 | ~222 | 鄉中心區 | 境內種植樹木很多,故而得名,故名。1949年下東解放,1950年11月建鄉、村政權時,改保為村、改甲為組,1958年公社初期,以區成立公社,長青村為九…[詳細] |
長崗村 | ~224 | 村莊 | 因三村合并,兩地之間有一個山嶺名長嶺崗,故命名為長崗村,故名。…[詳細] |
龍門埡村 | ~226 | 村莊 | 此地地形蜿蜒狹窄而得名,故名。1984年恢復鄉建制為龍門埡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青蓮村 | ~229 | 鄉中心區 | 據查,1949年以前,清涼城有個五神廟,城中央有棵大黃桷樹,過往群眾在此樹下乘涼,故改名為清涼乘,在1983年更名為青蓮村,故名。…[詳細] |
水樓村 | ~232 | 村莊 | 曾氏宗祠房前修有一口堰塘,水面上約1米高上面建有一徒拱涼亭,叫樓子,因此得名而來,叫水樓村,故名。…[詳細] |
長虹村 | ~236 | 村莊 | 寓意一路長虹,故名。1983年恢復鄉建制為長虹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紫槽村 | ~239 | 村莊 | 據查,民國年間(1935-1937年)七個11田挑成一個大堰塘造紙,故命為紫槽院,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此地東山上紅紫泥經夕照全城皆赤更今名。
基本介紹:
蓬溪縣轄鎮,縣府駐地。1911年名城廂鎮,1950年改名城關鎮,1981年更名赤城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蓬溪河左岸。面積89.4平方公里,人口8.3萬。318國道(川鄂)經此。轄城東、城北、蓬珠橋、大石橋、城西、城南、福光、屏風、金仙、水磨咀、轉水、周家店、長興、澄水、粉壁、涼風埡、禹城、東良、來龍山、唐家溝、長發店、譚家壩、下店子、姚家坪、天燈埝、瓦店子、天堂、油房、梨園、回龍灣、普安、石壩、打鐵埡、南城、任家橋、二號橋、永正村、白毛溝、人能、五雷寨、干井橋、響堂溝、包家埡、兩河口44個村委會和南街、北街、東街、上河街、三路口、中河街、下河街7個居委會。鎮內企業有印刷、制藥、農機、金屬加工、織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赤城鎮被命名為遂寧市第二批“市級重點中心鎮”。
2014年7月,赤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赤城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鷲峰寺塔,全稱“鷲峰寺禪院佛頂舍利寶塔”,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位于四川省蓬溪縣赤城鎮白塔街所倚鷲峰山,平面呈四方形,為樓閣式磚石塔。《中國建筑史》(梁思成著)有專文記載。據《蓬溪
鷲峰寺年代:明類別:古建筑公布時間;1988年6月21日地址:蓬溪縣赤城鎮蓮珠橋村簡介:鷲峰寺現存鷲峰天和王殿寺。鷲峰寺天王殿位于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赤城鎮蓮珠橋村赤城湖青幽島上,坐東北朝西南
名稱:奎閣時代:清地址:四川省蓬溪縣赤城鎮奎閣,原名鰲峙閣,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年),位于蓬溪縣赤城鎮奎閣公園內。奎閣座北朝南,為五重檐八方形穿逗式與抬梁式結合造型的木結構建筑。奎閣由閣
蓬溪書法藝術博物館位于蓬溪縣赤城鎮中河街156號文星樓二樓,面積約800平方米。其主要職責是對歷代書法作品實施征集、研究和展示,博物館現有二個展廳,分為歷史文物展廳和現代書法廳。歷史文物廳陳
永鎮庵年代:清 類別:古建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蓬溪縣赤城鎮二河口村簡介:永鎮庵位于赤城鎮二河口村,始建于明崇禎九年,清康熙四十九年重建,坐東朝西,呈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約9
歷史沿革:
1950年為城關鎮。
1981年改赤城鎮。
1992年附西、附北、西華、上游4鄉并入。
1981年更名赤城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同意保留赤城鎮。
呂祥璧,生于民國34年(1945),蓬溪縣魚泉鄉(今赤城鎮)人。從小受共產主義思想的熏陶,他在上小學時,就立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957年夏天,呂祥璧路過河邊,聽到孩子的呼救聲,立即趕往小孩落水處,
段虛谷,生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蓬溪縣赤城鎮人。少時入塾攻讀,塾師贊其敏慧過人。小學、中學各科成績優異。尤其酷愛文藝、美術、書法,每于課余假日,學畫、學書興趣日濃,基礎漸固。1923年中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