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甲鄉 | 隸屬:蓬安縣 |
區劃代碼:511323215 | 代碼前6位:51132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R |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800 |
轄區面積:約5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丁家坪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因此地是平坦且有大量丁姓人家居住于此,故名。…[詳細] |
金龍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金龍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杉樹溝村 | ~201 | 鄉中心區 | 此溝內原來有很多杉樹,故名。解放前為金龍鄉1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金甲鄉1村,1958年為戰斗公社1管理區,1961年編為金甲公社1大隊,19…[詳細] |
定順村 | ~203 | 鄉中心區 | 清初,廟墻有“太平山”三字,后廟內和尚求安定順利,取名為定順寺,故名。…[詳細] |
觀音橋村 | ~207 | 村莊 | 該橋旁邊以前有一座觀音廟,故名。解放前為金龍鄉1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金甲鄉7村,1958年為戰斗公社7管理區,1961年編為金甲公社7大隊,…[詳細] |
星火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星火:因村上通上了電,家家戶戶安上了電燈,晚上如同點點星火,故名。…[詳細] |
焰山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此山上較為干旱,土壤薄,頁巖裸露,色似火焰,故名。…[詳細] |
果山村 | ~215 | 村莊 | 此地地形平坦且盛產果類,故名。解放前為金龍鄉13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金城鄉1村,1958年為和平公社12管理區,1961年為金城公社6大隊…[詳細] |
關鹿山村 | ~218 | 鄉中心區 | 此山形狀如鹿角,為營山縣、蓬安縣兩縣交界處,故名。…[詳細] |
白鶴嘴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處山口處有白鶴長期棲息的地方,故名。…[詳細] |
白石包村 | ~221 | 村莊 | 白石包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包名為名。…[詳細] |
黃金橋村 | ~224 | 村莊 | 相傳此地以前石板下有黃金,故名。解放前為金龍鄉十五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騎龍鄉六村,1958年為和平公社九管理區。1961年為騎龍公社九大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政府駐地金甲場得名。
基本介紹:
金甲鄉地處蓬安縣東北部,東與營山縣回龍鎮相接,南與周口街道辦交界,西與金溪鎮接壤,北與徐家鎮為鄰。總面積55.8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及2個農村社區,74個村(居)民小組。
【環境、資源與人口】金甲地處蓬安縣東北部,地勢北高南低,以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冬暖夏熱,四季分明。截至目前,實有耕地39000余畝,戶籍人口24000余人。
【黨建工作】金甲鄉現有黨員806人,共有13個黨支部。金甲鄉高度重視,多措并舉抓好黨建工作。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利用黨委中心組、鄉村干部大會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
歷史沿革:
周朝時,屬巴國地。
秦朝時,屬巴郡閬中縣。
漢初,屬安漢縣。
南朝梁時,屬相如縣。
明朝建立后,相繼屬蓬州、蓬安縣。
民國二年(1913年),設金甲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0月,紅軍建立金甲鄉蘇維埃。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金甲鄉與騎龍鄉合并為金龍鄉。
1950年3月,金龍鄉改為金甲鄉。
1958年10月,金甲鄉改為戰斗公社。
1961年,戰斗公社更名金甲公社。
1967年10月,金甲公社更名戰斗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