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富新鎮 | 隸屬:綿竹市 |
區劃代碼:510683119 | 代碼前6位:51068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200 |
轄區面積:約26.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6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1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綿遠集鎮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該社區處于綿遠河邊而得名。2020年5月8日竹府函(2020)59號文批準,將綿江社區、三泉村合并為一個社區,新社區命名為綿遠集鎮社區。…[詳細] |
新民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新民路社區成立于2004年,位于綿竹市東郊5公里,緊鄰成青路,幅員約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轄區現有戶籍人口978戶,1246人,常住人口…[詳細] |
五福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有五條泉堰,在此區域由北向南橫穿而上,灌溉農田,造福群眾,遂名五福。…[詳細] |
友花村 | ~201 | 村莊 | 富新鎮友花村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全村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全…[詳細] |
杜矛村 | ~202 | 村莊 | 富新鎮杜茅村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全村幅員面積3.9平方公里,全…[詳細] |
文永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文華村和永清村合并時取文華村的“文”字和永清村的“永”字命名,寓意合村后一家親。…[詳細] |
上庵村 | ~205 | 村莊 | 富新鎮上庵村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全村幅員面積4.7平方公里,全…[詳細] |
九勝村 | ~206 | 村莊 | 富新鎮九勝村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全村幅員面積3.9平方公里,全…[詳細] |
清獅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富新鎮清獅村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全村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全…[詳細] |
五里墩村 | ~211 | 村莊 | 富新鎮五里墩村地處綿竹市郊東部,省道成青公路穿村而過,東靠成蘭鐵路,全村總面積203.5公頃,轄8個村民小組,全村共859戶,1628人,五里墩村納入…[詳細] |
廣西村 | ~212 | 村莊 | 因西坪村和廣勝村合并,兩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寓意合村后一家親。…[詳細] |
吉兆村 | ~213 | 村莊 | 指吉祥的征兆。洛河村:1949年12月解放前夕屬綿遠鎮4保,1952年土改建政時名觀音村,1958年公社化時為東風公社綿遠營(2區隊)4管區,1962…[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朝末年,因一曹姓人家在此經商修建""曹家庵""而得名,清朝咸豐年間,更名富新,取富庶繁盛之意。
基本介紹:
富新鎮位于綿竹市城郊東部,總人口3.6萬人,幅員面積44.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803畝;轄11個村民委員會,149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政府駐地綿竹市富新鎮新民路128號。富新鎮氣候溫和溫潤,交通發達,距德陽市區50公里,距成都110公里,成青公路自西向東橫貫富新鎮,鎮內村村通公路,通訊發達,電話網絡覆蓋富新鎮所有村組。200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345萬元,入庫稅金3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2元。富新鎮黨委政府歷來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類社會治安及刑事案件都很少,為富新鎮及外來客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富新歷來為綿竹東部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1995年被省政府列為10
歷史沿革:
1935年建富新鄉。
1942年12月解放,仍名富新鄉。
1952年土改建政,成立了富新鄉人民政府。
1954年將橋樓村劃給興隆鄉管理轄,成立生產合作社。
1958年公社化,富新、五福、什地、興隆、綿遠5個鄉合并成立東風人民公社。
1960年成立富新人民公社。
1984年復名富新鄉,1988年6月16日撤鄉建鎮。
2006年7月五福鎮并入富新鎮。
2019年,綿遠鎮并入富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