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建設村 | 隸屬:復興鎮 |
區劃代碼:513433103200 | 代碼前6位:51343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W |
長途區號:0834 | 郵政編碼:615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建設新農村,寓意發展,故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愛衛辦確定建設村為2022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
2022年8月,建設村被確定為2022四川現代農業億元村。
2021年12月,民政部辦公廳確認建設村為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
2021年5月,省委宣傳部命名建設村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
2021年9月,建設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3月,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范村(社區)出爐,建設村上榜。
2016年1月,建設村入選第三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
基本介紹:
建設村是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復興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343310320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13433。郵政編碼為615600,長途電話區號為0834 ,車牌號碼為川W。建設村與紅星村、春城村、花果村、果園村、巨龍社區、高窯村、林里村相鄰。
歷史沿革:
該村原叫峽口,1993年成立為建設村。
2020年5月19日冕寧縣人民政府批復將建設村、豐收村合并為建設村。
周邊相關:
建設村附近有冕寧靈山旅游景區、彝海景區、復興鎮建設村、漫水灣西河村旅游景區、紅色文化草地公園景區、冕寧靈山寺等旅游景點,有涼山苦蕎麥、涼山清甜香烤煙、建昌鴨、瀘寧雞、涼山馬鈴薯、正路花椒等特產,有藏族趕馬調、川西藏族山歌、彝族克智、口弦音樂、甲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