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讓村位于踏卡河上游,北連雪洼村,南與甲鋪子村接壤,離九龍縣城120公里,總面積為3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2.6畝,退耕還林540畝,林地面積111980畝,草地面積236500畝。平均海拔約3070米(最高海拔洛讓組3200米,最低海拔馬路組2950,村委會所在地木枯組海拔3080米),轄區內年均降雨量約860mm,年平均氣溫約15度,屬典型的高寒山區。
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畜牧業,世界著名的“九龍牦牛”主產和核心區之一,主要經濟來源靠牦牛飼養為生,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洛讓組、木枯組、馬路組),共有農業人口163戶人537人,其中勞動力人口數357人,女性人口數270人,殘疾人口數9人,低保6戶13人,五保戶1戶1人,常年在外務工約20人,黨員人數30人。洛讓村作為九龍縣19個貧困村之一,2014年全村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72人(其中因病致貧7戶30人,低保兜底貧困戶3戶9人),2014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0元,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元。
通過近幾年的精準幫扶,2016年實現9戶35人脫貧,2017年實現5戶19人脫貧,2018年實現4戶18人脫貧,洛讓村也于2018年底退出了貧困村序列。至2018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0元,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5820元,全村有文化活動室、有衛生室、有幼兒園、通電通水戶163戶,戶戶通聯戶硬化路,4G網絡信號實現全村覆蓋,新農合參保率99.8%,計劃生育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5%。
貧困村、貧困戶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基礎設施的建設、產業的發展(經濟林木發展情況)、就業、村集體經濟等。洛讓村屬于半農半牧地區,現有耕地面積563畝,農作物播種面積480畝,主要農作物一年一熟,糧食主產洋芋、玉米,總產量250噸,人均糧食產量427公斤;洛讓村是以牧業為主的一個村,世界著名的九龍牦牛生產核心區之一。
主要養殖牦牛、羊、豬、雞,現有牲畜存欄數37800頭(只)。自2014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洛讓村堅持“長短結合、種養結合”思路,大力發展種養殖業。依托轄區內海濤牧業公司和盛泰專業養殖合作社,大力實施貧困戶在公司務工、借驢還驢、種植牧草、入股分紅等幫扶項目,探索牧草產業扶貧新模式。同時,大力開辦“農民夜校”,邀請農牧專家為全村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傳授講解高山牦牛、黑毛驢、藏香豬養殖和黃芪等中藏藥種植技術,促進農牧民穩定增收。
2018年通過將四川久隆水電開發公司“萬企幫萬村”幫扶資金入股到九龍縣海濤牧業公司,海濤公司于每年9月份將分紅的1.6萬元紅利直接打入洛讓村集體經濟賬戶,村級集體經濟人均收入27.68元,超過3元標準;2019年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縣扶持洛讓村100萬資金投資隆之匯公司“萬頭牦牛”項目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集體經濟分紅效益5萬元。
2020年在鎮黨委的統籌下將洛讓村產業扶持周轉基金30萬元投資九龍縣踏卡鄉甲鋪子爾哈惠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股權量化分紅,實現集體經濟逐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