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龍縣 | 隸屬:甘孜州 |
區劃代碼:513324 | 代碼前6位:51332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16200 |
轄區面積:約676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8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呷爾鎮 | |
下轄地區:9個鎮、7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呷爾鎮 | 1.88萬人 | 659km2 | 呷爾鎮位于九龍縣縣城所在地,北接湯古,南鄰乃渠,東連雪洼龍,西與三巖龍、八窩龍兩鄉接壤,是九龍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幅員面積659平方公里,有耕地3…[詳細] |
煙袋鎮 | 280人 | 113km2 | 煙袋鎮位于四川省九龍縣東南86公里處,北靠烏拉溪鎮、西南與魁多鎮毗鄰、東臨雅礱江與冕寧縣新興鄉為界,幅員面積11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420米,最低海…[詳細] |
三埡鎮 | 3798人 | 230km2 | 三埡鎮位于九龍縣城東南部,離縣城約120公里處。西與雪洼龍鎮連界,東南與小金鄉接壤,西南與朵洛鄉相鄰。幅員面積23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面積率占全縣的2…[詳細] |
雪洼龍鎮 | 3336人 | 952km2 | 雪洼龍鎮位于九龍縣城東南部,東與洪壩鄉、灣壩鎮、三埡鎮、朵洛鄉交界,南與烏拉溪鎮相連,西與乃渠鎮、呷爾鎮接壤,北與湯古鎮、康定縣貢嘎山鄉相連,東西北三…[詳細] |
灣壩鎮 | 5137人 | 635km2 | 灣壩鎮(2019年12月31日撤灣壩彝族鄉設灣壩鎮)位于九龍縣東北,幅員面積635平方公里,轄5個村2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38戶7033人。現有耕…[詳細] |
湯古鎮 | 1481人 | 843km2 | 湯古鎮位于九龍縣西北部,南鄰呷爾鎮、東靠雪洼龍鎮、西鄰上團鄉,北連康定市。距離縣城1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843平方公里,轄崩崩沖村、湯古村、伍須村3個…[詳細] |
魁多鎮 | 5074人 | 71km2 | 魁多鎮位于縣城東南約99公里處,東南隔雅礱江與冕寧縣新興鄉相望,西連子耳彝族鄉,北鄰煙袋鎮。全鎮幅員面積71平方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40…[詳細] |
烏拉溪鎮 | 2566人 | 204km2 | 烏拉溪鎮地處九龍縣城東南60公里處,北鄰乃渠鎮,東與雪洼龍鎮、朵洛鄉為界,西接木里縣倮波鄉,南與煙袋鎮相連,國道G248線穿境而過,全鎮幅原面積204…[詳細] |
乃渠鎮 | 2828人 | 396km2 | 乃渠鎮位于四川九龍縣縣城東南,東鄰雪洼龍鎮、南與烏拉溪鎮毗鄰、西與三巖龍鄉交界、北與呷爾鎮接壤。鎮政府駐七日村,海拔2320米,幅員面積396平方公里…[詳細] |
三巖龍鄉 | 3204人 | 937km2 | 三巖龍鄉位于九龍縣城西南約70公里,南界木里縣麥地龍鄉,東鄰呷爾鎮,西北接八窩龍鄉,幅員面積93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50米,地貌為高山峽谷類型,鐵…[詳細] |
上團鄉 | 389人 | 358km2 | 上團鄉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69公里,南鄰八窩龍鄉、東連湯古鎮、北接康定縣、西臨雅礱江與木里縣西河等地分界,幅員面積358平方公里,為藏族聚居區,轄區…[詳細] |
八窩龍鄉 | 1328人 | 360km2 | 八窩龍鄉位于九龍縣西部,東南連三巖龍鄉,西鄰雅礱江,背與上團鄉連界,東北與湯古鎮、呷爾鎮接壤。是藏漢民族聚居鄉,全鄉轄下鋪子、爛泥巴兩個行政村,8個村…[詳細] |
子耳彝族鄉 | 2758人 | 353km2 | 子耳彝族鄉位于九龍縣東南部,地處甘孜、涼山兩州交匯處,與涼山州木里縣、冕寧縣接壤。“一腳踏兩州,雞鳴聞三縣”是我鄉獨特的地理區位。境內地形復雜多樣,山…[詳細] |
小金彝族鄉 | 2696人 | 32km2 | 小金彝族鄉位于縣城東南,東界冕寧縣,南抵雅礱江北岸,西與朵洛鄉接壤,北與三埡鄉、俄爾鄉相連,距縣城117公里,毗鄰國道G48G干線;鄉政府駐地海拔24…[詳細] |
朵洛彝族鄉 | 607人 | 122km2 | 朵洛彝族鄉位于甘孜州九龍縣東南方,距縣城120公里,離S215省道11.5公里,全鄉幅員面積12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54.5%,耕地面積685.01…[詳細] |
洪壩鄉 | 805人 | 566km2 | 洪壩鄉位于甘孜州東南部,九龍縣東北部,距縣城373公里。東與石棉縣接壤,南與灣壩鄉相連,西與斜卡鄉相接,北與康定縣相鄰,鄉政府駐地中心村洪壩組,海拔2…[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縣境九龍山得名。九龍為黎語漢譯,義為檳榔。
基本介紹:
九龍縣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貢嘎山西南,處在雅安、涼山、甘孜三市州的結合部,全縣幅員面積6770平方公里,轄17鄉1鎮,總人口5.2萬人,2008年GDP達到4.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873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4963元。從地理、自然、經濟和社會全方位概括,具有以下五個之“最”。
—是中國西部自然特征最為明顯的縣份之一。
—是中國西部民俗文化最為獨特的縣份之一。
—是中國西部生態資源最為富集的縣份之一。
—是中國西部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好的縣份之一。
—是中國藏區地理環境、戰略地位最為突出的縣份之一。
九龍地處攀西平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形成高山,極高山、山地、河谷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九龍縣人口數量為5.37萬人,位列甘孜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四川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8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734位。
2021年1月,九龍縣被認定為第三批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九龍縣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九龍縣在列。
2017年2月,九龍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西漢屬蜀郡西部都尉地,東漢屬蜀郡都尉。
三國屬漢、晉屬漢嘉郡。
唐屬吐蕃。
元屬陜西長河西里管軍招討司。
明屬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
清置呷佴(爾)、灣壩二土千戶;八哩(窩)龍、三巖龍、斜卡、子耳溝、小堡子、洪壩、江郎、惡拉(核拉)等土百戶,為康定南境土司屬地;清末改土歸流后,隸屬打箭爐廳。
宣統三年(1911)改土歸流,擬設九龍縣未成。
民國三年(1914)置九龍設治局;民國十五年(1926)置九龍縣,屬
區劃: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