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岔街道 | 隸屬:東部新區 |
區劃代碼:510185013 | 代碼前6位:510185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川M |
長途區號:0832 | 郵政編碼:641400 |
轄區面積:約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9萬人 |
人口密度:約93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岔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三岔街社區地處成都東部新區三岔街道,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駐地,轄場鎮11條主要街道和3個全征全轉居民小組,現有居民小組5個,常住人口1.3萬余人,幅員…[詳細] |
長興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三岔街道長興街社區位于三岔街道云池街55號,于2011年3月經簡陽市民政局批準設立。東與花廠村相鄰,南與國興村接壤,西延伸到三岔湖老碼頭,轄區總面積約…[詳細] |
國寧花園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國寧花園社區位于三岔街道湖濱路700號。國寧花園社區是三岔街道下屬的農遷社區,東與清水堰村2社相鄰,南與清水堰村6社相鄰,西連接清水堰村3社,北與三岔…[詳細] |
汪家村 | ~200 | 村莊 | 三岔街道汪家村地處成都東部新區三岔街道,轄7個村民小組(合社后),土地面積約2.7平方千米,水域面積約0.03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約0.254萬人,常…[詳細] |
國興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國興村地處成都東部新區三岔街道,轄4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0.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325人,常住人口2600余人,全村以種養殖業為主要產業。…[詳細] |
清廟村 | ~202 | 村莊 | 清廟村位于三岔街道以東,東接福田鄉漁埝村,南臨三岔街道石莊村,西與三岔街道花廠村接壤,北連玉成街道袁家壩村,距三岔湖6公里,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2公里…[詳細] |
萬福村 | ~203 | 村莊 | 萬福村黨群服務中心位于萬福村7組。距三岔街道以南2公里處,南與光榮村相連,西臨三岔湖。幅員面積3.9平方公里。共有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54戶,戶籍…[詳細] |
石莊村 | ~204 | 村莊 | 石莊村位于三岔街道以東,距三岔場鎮1公里,全村幅員面積3.9平方公里,黨員81名。機制體制改革后村共設7個社,戶籍人口約3698人(包括征地農轉非人員…[詳細] |
光榮村 | ~205 | 村莊 | 光榮村轄區人口3751人,總戶數1101戶。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1人,現有11個村民小組,黨員94人,兩委班子成員6人。…[詳細] |
板橋村 | ~206 | 村莊 | 板橋村(原花廠村、板橋村、高廠村三個村合并)位于三岔街道以東,板橋村北與玉城街道相鄰,南與石莊村相鄰,東與清廟村相鄰,距三岔湖0.5公里,距天府國際機…[詳細] |
清水堰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清水堰村占地面4.5平方公里,共有11個村民小組,共有884戶,總人口2285人,黨員82人,低保6戶7人,貧困戶11戶19人、退役軍人51人其中(優…[詳細] |
石河堰村 | ~208 | 村莊 | 石河堰村位于三岔街道以北,是成都東部新區的門戶之地。以丘陵為主,全村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有10個社,共有937戶,總人口3573人,耕地面積3758畝…[詳細] |
地名由來:
三岔街道因鎮政府駐三岔場而得名。
基本介紹:
簡陽市轄鎮。1935年設三岔鄉,1958年置建國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三岔水庫東岸,距市府25公里。面積44平方公里,人口3.2萬。通公路。轄國興、國寧、好桅、石樁、光榮、清水堰、石河堰、萬福、毛家祠、堅石、四耳、八角樓、汪家、板橋、高廠、清廟、花廠17個村委會和建國街、三岔街、湖賓3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纖維板、軋花、榨油、磚瓦、釀酒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甘薯、玉米,兼產棉花、油茶子。特產西瓜、柑橘。養殖業以生豬、山羊、魚類為主。“三岔芝麻糕”、“脆皮鯉魚”享有盛譽。三岔湖(三岔水庫)在境內。
2019年,撤銷三岔鎮,設立三岔街道,以原三岔鎮所屬行政區域
文化旅游:
三岔湖原名三岔水庫,屬大(二)型水庫,位于沱江一級支流絳溪河上游的簡陽市三岔鎮,于1975年3月動工修建,1977年2月完成現有規模,由于湖面及周邊風景優美,號稱“天府明珠”。三岔湖地處簡陽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簡陽第二區。
1958年,由11個高級社合并為建國公社,駐三岔壩。
1966年,區公所遷駐三岔壩。
1976年,遷駐太醫溝,區社同駐。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3月,鄉改鎮。
2017年4月1日,三岔鎮由四川省簡陽市劃歸成都高新區托管。
2019年12月,撤銷三岔鎮,設立三岔街道,以原三岔鎮所屬行政區域為三岔街道的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