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芭蕉灣村 | 隸屬:二郎廟鎮 |
區劃代碼:510781117219 | 代碼前6位:5107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此地種植有大量芭蕉樹,盛產芭蕉,故名。
基本介紹:
芭蕉灣村位于二郎廟鎮南部,緊鄰108國道、西成高鐵線,于2010年10月村級建制調整后成立,由原芭蕉灣村和冷家壩村兩村合并,全村現有4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778戶2873人,幅員面積為15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芭蕉灣村集中辦公點設置芭蕉灣村二組。芭蕉灣村便民服務室占地面積80平方米,由一名村副書記分管,配置工作人員5人,采取集中辦公,專人代辦,讓群眾少跑路,干部多跑腿,村便民服務室堅持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真誠、熱心”的服務,對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
芭蕉灣村與青林村、雷江村、云集村、寶橋村、金華村、龍河村、青山社區、明鏡村、皇坪村、牛郎村、洗腳村、將臺村、雙馬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原芭蕉灣村,1949年屬青壽鄉五組,1950年建政時為青壽鄉七村,1961年以序號編為七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中命名芭蕉村大隊,1983年更名為芭蕉灣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并入二郎廟鎮,仍為芭蕉灣村村民委員會。
原冷家壩村,1949年屬青壽鄉三村,1950年建政時為青壽鄉二村,1961年編為二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中命名冷家壩大隊,1983年更名冷家壩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并入二郎廟鎮仍為冷
周邊相關:
芭蕉灣村附近有李白故里風景名勝區、中華洞天旅游景區、李白紀念館、匡山佛爺洞、百年好合愛情谷、江油竇團山等旅游景點,有江油百合、江油附子、紅燒肥腸、鹽漬黃瓜香、綿陽人參果、中壩醬油等特產,有抬閣(青林口高抬戲)、重華煙火架制作工藝、哪吒故事及民俗、中壩口蘑醬油釀造工藝、李白民間故事、云集薅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