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興鄉 | 隸屬:嘉陵區 |
區劃代碼:511304220 | 代碼前6位:5113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R |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500 |
轄區面積:約2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913人 |
人口密度:約20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皇殿山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指此地的房屋修建得很氣派。原為一大隊。1981年更名為皇殿山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皇殿山大隊,設立皇殿山村。202…[詳細] |
萬山寺村 | ~203 | 村莊 | 指當地山連綿起伏,山高大且險峻,曾有寺廟修建于山上,向四周望去如地處于萬山之間一樣,寺廟故為“萬山寺”,村以寺名。…[詳細] |
楓木埡村 | ~205 | 村莊 | 地處山埡上,境內有一棵大楓樹,稱此地為楓木埡。村以埡名。…[詳細] |
栗子壩村 | ~206 | 村莊 | 解放前村內盛產栗子,又是平地地形,群眾約定俗成稱此地為栗子壩。…[詳細] |
明星寺村 | ~207 | 村莊 | 明星寺,當地小地名。原為七大隊。1981年更名為明星寺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明星寺大隊,設立明星寺村。2020年4…[詳細] |
馬村山村 | ~208 | 村莊 | 境內山上曾有馬姓聚居于此,并形成村落,村以山名。…[詳細] |
新觀音村 | ~212 | 村莊 | 指當地新修建了一所供奉觀音菩薩的廟宇。原為十二大隊。1981年更名為新觀音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新觀音大隊,設立新…[詳細] |
地名由來:
大興鄉因新中國成立后,干部群眾希望當地極大的興旺發達,簡稱為大興。
基本介紹:
大興鄉位于嘉陵區西部邊緣,面積28.6平方公里。全鄉轄16個村民委員會。耕地面積1.4萬畝,以糧食生產為主,主產水稻、小麥、紅苕;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多種經營有蠶桑、水果、水產、黃麻等;畜牧業以為生豬、山凌晨為主。充分發揮地方優勢,大力發展蔬菜、水果、蠶桑、水產、畜牧業等各具特色的商品農業基地,在一村成片種植蔬菜100畝,年產值達20萬元;在六、七村種植西瓜500畝,年產值達50萬元;在九、十村發展生 豬4000多種大頭;發展山羊1000多只,在十二、十三、十四村建立優質水果基地,栽植脆香、臍橙、水蜜桃等優質水果4萬多株。
歷史沿革:
1951年3月,設大興鄉。
1958年,大興鄉改為大興公社。
1984年2月,由大興公社改為大興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