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甘江鎮 | 隸屬:夾江縣 |
區劃代碼:511126102 | 代碼前6位:511126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4100 |
轄區面積:約6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4萬人 |
人口密度:約8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濱河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甘江鎮濱河社區位于夾江縣東南部,甘江鎮西部,距縣城9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東鄰甘江社區,南界弱漹村,西連甘露村,北隔新生村。樂夾大道穿境而過、S…[詳細] |
甘江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甘江社區位于甘江鎮中心,東臨青峰村和新興村、南臨溺漹村、西臨濱河社區和新生村、北接甘霖村和定惠村,距夾江縣城8公里,成樂高速公路、省道305線及馬村河…[詳細] |
新興村 | ~222 | 村莊 | 新興村位于夾江縣東南部,甘江鎮東南部,距縣城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東鄰青峰村,南界綿竹鎮天空山村,西連甘江社區,北隔甘江社區。省道305線經…[詳細] |
青峰村 | ~223 | 村莊 | 青峰村由原付祠村、春林村、大坪村合并而成位于夾江縣南部,甘江鎮東南部,距縣城15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南鄰新興村,東鄰青神縣,西連樂山市中區悅…[詳細] |
弱漹村 | ~226 | 村莊 | 弱漹村位于夾江縣南部,甘江鎮西南部,距縣城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2.3公里,東鄰龍頭河與甘江社區相連,南邊有青衣江,西連甘露村,北連濱河社區。地處平…[詳細] |
大石橋村 | ~228 | 鎮鄉結合區 | 大石橋村位于夾江縣東南部,甘江鎮西北部,距縣城4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東鄰甘江鎮甘霖村,南界甘江鎮新生村,西連漹城街道永勝村,北隔漹城街道云吟村…[詳細] |
新生村 | ~229 | 村莊 | 甘江鎮新生村位于縣城西南,距夾江縣城3公里,是一個以葡萄、蔬菜種植為主,農旅經濟發達的新型現代農業村。村建制調整后新生村成立黨總支,其中黨員79人,幅…[詳細] |
定惠村 | ~232 | 村莊 | 定惠村位于夾江縣東南部,甘江鎮東部,距縣城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865戶、戶籍人數2603人,其中男性1516人、…[詳細] |
金銀河村 | ~235 | 村莊 | 金銀河村位于夾江縣城西南,毗鄰青衣江,地處躍進渠灌區,金銀河穿境而過,全村幅員面積 6.2平方公里,轄11 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5181人、1718戶…[詳細] |
順河村 | ~237 | 村莊 | 2020年4月9日,夾江縣人民政府同意甘江鎮村建制再優化調整方案的批復,撤銷山河村、同心社區、龍興村建制,合并成立順河村。合并后,順河村幅員面積12平…[詳細] |
甘霖村 | ~238 | 鎮鄉結合區 | 甘霖村全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2175戶,6625人,幅員面積11.01平方公里。村上“兩委”班子成員共7人。設村黨委1個,黨支部5個,黨小組15個,…[詳細] |
甘露村 | ~239 | 鎮鄉結合區 | 甘露村位于夾江南部,距縣城9公里,東鄰萬華河,西鄰青衣江。樂夾大道從整個村的中心位置貫穿,連接樂山高新區,西接峨眉,東接樂山綿竹,交通區位優越。幅員面…[詳細] |
地名由來:
甘江鎮,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今鎮境傍乾枯小河設驛站乾江鋪,明末清初,易“乾”為“甘”名甘江。
基本介紹:
甘江鎮是一個歷史古鎮,也是夾江縣最大的農業大鎮。距樂山市城北18公里,夾江縣城南9公里。東與市中區悅來鄉接壤;南與市中區棉竹鎮連界;西與順河鄉隔青衣江相望;北與甘霖鎮相鄰。
甘江鎮轄21個村、196個農業社;1個社區居委會、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近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萬余人。全鎮幅員面積6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2300畝,林地面積24000畝,人均耕地面積0.62畝。青衣江、馬村河兩大水系流經境內,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水稻、蔬菜等。全鎮90%以上農民都種植蔬菜,年復種面積3萬多畝,其中無公害蔬菜基地5000畝,有10個蔬菜品種被省、部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是全市最大的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甘江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甘江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改甘江鄉。
1953年,析置甘江鎮,轄2居民委員會。
1958年,與青龍鄉合并為紅五星公社。
1962年,析置甘江鎮。
1989年,甘江鄉并入。
1992年8月13日,甘露鄉并入。
2019年9月4日,撤銷甘霖鎮和順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甘江鎮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