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關河鎮 | 隸屬:會理市 |
區劃代碼:513402109 | 代碼前6位:5134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W |
長途區號:0834 | 郵政編碼:615100 |
轄區面積:約197.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437人 |
人口密度:約4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力馬河鎳礦社區 | ~001 | 特殊區域 | 力馬河為河流名稱,此處有原三線建設鎳礦開采遺址,故名。…[詳細] |
關河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小關河流經此村,故名。1959年鄉改,公社改為關河大隊。1981年社改鄉,更名為關河村,屬關河鄉管轄。2014年1月屬關河鎮管轄至今。…[詳細] |
毛菇壩村 | ~201 | 村莊 | 此地四面環山,中間為田壩,山林盛產蘑菇,故名。…[詳細] |
紅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由“紅石井”、“百花樹”兩村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黑依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因此處曾是一片大森林,故得名。解放前屬會理管轄。1951年建立工會。1961年改名黑依大隊。1980年土地分到戶,改為黑依村,屬關河鄉管轄。2014年…[詳細] |
菜子園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意為種植蔬菜的園子。1951年解放后為元龍大隊。1981年更名菜籽園村,屬關河鄉管轄。2014年1月屬關河鎮管轄至今。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將官村村…[詳細] |
綠坪村 | ~212 | 村莊 | 由“紅石井”、“百花樹”兩村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力馬河村 | ~213 | 村莊 | 力馬河,為境內一小河名稱。1951年劃鄉建政為大橋大隊。1966年劃歸和愛鄉為力河大隊。1984年改為力馬河村,屬關河鄉管轄。2014年1月屬關河鎮管…[詳細] |
地名由來:
關河鎮因人民政府駐地小關河群山環抱,登高遠眺看不到水流出的地方,故名。
基本介紹:
關河鎮政府所在地為集鎮,群山環抱,生態環境優美,登高遠眺而看不到水流出的地方,故名關河。 關河鎮位于會理西南面,距會理縣城52公里,幅員面積為197.87平方公里。全鎮轄區13個村,72個村民小組,共3854戶,約15539人,屬彝漢雜居鎮。關河鎮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主產水稻、玉米、烤煙、石榴、芒果、火龍果、板栗、楊梅等農林作物。108國道貫穿鎮境內,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豐富,有鐵、煤、蛇紋石、高嶺土、硅礦石、螢石礦等二十余種礦產資源。關河鎮菜籽園石榴是會理石榴中的精品,享有“會理石榴母本源”的美譽,曾敬獻給毛澤東、華國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品嘗過,并受到高度贊美。菜籽園石榴以粒大、軟籽、色澤鮮艷著
文化旅游:
吳黃箐墓群位于會理市關河鎮關河村東南100米,年代為戰國。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南面至臺地邊緣,西至機耕道,北至山頂為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各延伸5米為建設控制地帶。
歷史沿革:
民國,屬黎關鄉。
1950年,設關鳳鄉。
1951年12月,更名和平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1年,更名關河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鄉。
2013年,撤銷關河鄉,設立關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