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格瑪村 | 隸屬:龍日鎮 |
區劃代碼:513233201201 | 代碼前6位:51323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號:0837 | 郵政編碼:6244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據民間文字記載,公元前1300年左右,在唐朝時期,吐蕃從西藏阿里地區派遣藏兵到查針梁子一帶駐扎,保衛邊境平安。由駐扎藏兵繁衍而來形成壤噶奪瑪部落,其土司由西藏吐蕃根據信教群眾需要派遣擔任。大約300年前,青海一支沒落的土司后裔扎瓊部落遷入查針梁子一帶,通過戰爭,攫取了土司王位,重新統治著這片草原。他們從青海一帶引進了大量優質戰馬,也就是河曲馬,如今生活在龍日草原上的馬因扎瓊部落而被取名為扎瓊馬。該馬種體質類型以粗糙結實為主,有挽乘兼用和乘挽兼用兩種類型,以挽乘兼用為主。毛色以黑、青、騮、栗為主,少數馬頭部和四肢有白章別征。頭形以直頭較多,兔頭、半兔頭次之,耳長敏捷,鼻孔開發,唇厚靈活,下唇微垂。腳深廣,鬃押較低,背長腰短頭直,尻寬短,腹部充實,四肢干燥,關節明顯,前肢努基本端正,后肢稍有刀狀和外向,蹄大小適中。對高寒、氣候多變的惡劣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耐久力強,適應高海拔,氣壓低的環境,抗病力強,是國內較為高大的馬種之一。
基本介紹:
龍日鎮格瑪村位于縣城東南部,距鎮政府0.1公里,距縣城66公里,平均海拔3790米。格瑪村現有牧草地面積31萬畝,存欄牲畜1.5萬頭。全村轄區13個村民小組,截止2018年底所有貧困戶均脫貧摘帽。
格瑪村與壤噶奪瑪村、龍日壩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83年命名為格瑪村,建立格瑪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格瑪村附近有紅原花海景區、紅原月亮灣、日干喬大沼澤、安多部落民俗風情村、瓦切塔林、查針梁子等旅游景點,有麥洼牦牛、麥洼馬、紅原牦牛奶粉、紅原牦牛奶、暗紫貝母、阿壩酸菜面塊等特產,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卡斯達溫舞、㑇舞、南坪曲子、藏棋等民俗文化。